点石成金的“黄金兵”

时间:2022-05-25 15:36:01 来源:网友投稿

素有黄金镶边的山东胶东半岛,是我国黄金第一大产地。长年战斗在这里的武警黄金某支队官兵,利用新的找矿理念和高新探矿技术装备,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终于探获黄金资源百余吨。而在这百余吨的黄金资源背后,凝聚着黄金兵的心血和汗水。他们顶朔风、冒寒霜,攀高山、凿岩石,凭借顽强执著的拼搏精神,不断向地下千米地层掘进。这群黄金兵,以忠诚为基调,以青春为乐章,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金色战歌。

1 2001年春,素有“金刚钻”之称的士官机长赵岱亮受领了山后矿区“第一钻”的重任。大雪封住了通向山脊的小路,望着布设在半山腰的钻孔和摆在面前的十几吨重的钻探设备,赵岱亮毫不犹豫地甩掉了身上的棉大衣,弯腰扛起两根6米长的钻杆,冲在了最前面。他身先士卒的豪情,激励着战士们一个个迎难而上。吆喝声、号子声、金属撞击声,此起彼伏,大家唱着军歌,肩扛手抬着沉甸甸的钻具向山顶攀登,沉重的钻杆把战士们的肩头压出了血,手掌磨起了泡。实在走不动了,战士们就雪地当床,席地而坐,喘上一口气;累得腿脚发软,站立不起来了,便手脚并用,趴在雪地上匍匐前行。就是靠着这种坚毅,200多根钻杆和十几吨重的钻机硬是被官兵们“蚂蚁搬家”似的运到了300多米高的半山腰上。

2005年4月,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风,至今让三级士官夏才福记忆犹新。当时他是班长,刚接大夜班,由于大伙儿把心思全放在了卷扬机绳索取芯的流程上,轰鸣的钻机声,又掩盖了所有可以让夏才福和战友们警惕的信息。一时间,呼啸而至的山风,使重达20多吨的钻探设备出现严重移位、倾斜,井下累计长达400多米的钻杆,被硬生生地拽弯了。因钻塔倾斜的惯性而摔倒在地的战士陈训,猛地反应过来,迅速切断了电源。等所有的应急措施实施完毕,战士们才发现,班长夏才福不见了。于是,几名战士手拽着手,顶着肆虐的狂风,靠着飘忽不定的手电灯光,在半山坡找到了满脸是血的夏才福。经过简单的包扎后,战士们连背带搀地把夏班长送下山,又步行了10多公里,赶到最近的乡村卫生所。

2 科技是点石成金的金钥匙,也是叩开宝藏大门的通行证。揭开地壳的神秘面纱,不仅需要顽强执著,敢于吃苦的拼搏精神,更需要前沿的科学知识和驾驭科技装备的娴熟技艺。

2000年7月,工程师高池兴刚刚主持完成了所在工作区的地球化学异常数据成图任务,又在为工程查证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当他把几十张扫描图,在电脑上整合成了一张大图时发现,自己带队3个多月探查到的成果,在自己工作区内只有成矿带的一个“小尾巴”,最有希望见到大矿的“猪肚”全落在了别的工作区。于是他向支队领导申报取消了预设工程,由此避免了十几万元工程费的无效、重复支出。 此后,高池兴埋头60多天进行了反思,查阅了所有可见的资料,由此对一直从事的化探工作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胶东,单纯利用地球化学原理探矿的方法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于是,高池兴又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支队地质综合研究室“攻关”。面对十多年来积累的数百万个数据和近千幅各类图表,高池兴凭借计算机专用数据处理软件搭筑的平台,寻找着所有可能与化探方法找矿相通的突破口。终于,高池兴独立测算出:胶东境内距地表1KM以内工业矿体总的黄金资源量为4000吨,与中科院刘秉光院士根据金成矿动力学原理测算出的4400吨竟然不谋而合。在此基础上,高池兴根据自创的“金丝线”办法,把支队在胶东的找矿靶区,大胆划分为8个成矿预测区,并且创建了具体的金矿地质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具备了一般探矿理论“面金属量”的概念,还揉进了深度、品位、矿物组合等要素,并得到三维空间效果图的支持。

2004年,支队成立了科研小组,研制开发钻探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建立系统数据库,总工程师张文钊带领技术干部,对过去施工的十几万个数据系统整理、逐个核对、逐一录入。该系统首次在千米钻孔中投入试用,不仅实现了对不同地层的地质资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对施工中的钻压、转速、泵量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选择,还对钻探资料、物资成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试用中,中队通过运用钻探数字化管理系统组织施工,成倍提高了钻进效率和质量,而且节约了施工成本。

同年,支队还在烟台大磨曲家矿区设计了1000米的深部钻孔。这是黄金部队首次在千米地层进行钻探施工,也是首次运用钻探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施工。一切都是崭新的尝试,总工程师张文钊将胶东半岛各个矿区采集到的地层数据进行类比,为了获取精确的钻探参数,他每天都在轰鸣的钻机旁采集数据。当钻机掘进到600米时,地层出现破碎,漏水严重,通过反复试用,采用锯末、水解聚丙烯酰胺混合物和泥浆循环注入的方法封堵,经过30多天的努力,终于突破难关,圆满完成了1045米的钻孔。

3 选择了地质找矿,就意味着选择了荒凉和寂寞。刘晓煌,这位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的高材生,来部队短短两年时间,从编录到制图,从布线到各类山地工程的实施,被他演绎得绚丽多彩。2000年8月,他被支队领导推到了大磨曲家金矿区技术负责人的位置上。两个月里,他带领战友们以惊人的毅力,踏遍了周边矿区的井坑,收集资料100多份,采集标本600余件,查阅科研报告和矿山地质资料20余份。

2001年4月,刘晓煌主持设计的第二个钻孔,在被许多份科研报告中认定为无矿的地段上,此次施工的结果,对该矿区的重新评价至关重要。开孔的一个多月里,神经性头疼恶魔般缠上了他。5月17日,在施工的关键时刻,他远在东营的妻子,由于劳累过度,意外流产。作为丈夫,他是多想立刻到妻子身边安抚她。可钻探施工,一分一秒都离不开他。理想中的“金娃娃”,从设计到钻进,每一米进尺都倾注着他的心血,更何况是在这事关矿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隆隆的钻机,熔铸着他分分秒秒的赤诚。5月30日,实验室分析报告显示:他们找到了矿区有史以来勘查效果最好的矿体。

“手指一点,黄金万两”,这是地方金矿老板对从事黄金地质科研研究者价值的定位,在争夺找矿人才大战中,那些有着高学历、能吃苦、经验丰富的部队科技干部,自然便成了首选目标。然而,尽管优厚的诱人条件一再抬升,也没有撼动支队技术干部的心,因为他们明白,作为一名军人应该知道如何去坚守。

主任工程师柳志进曾参与支队多个矿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对这些矿区的地质情况了如指掌。一天,一位地方金矿老板找上门来,许诺柳志进只要转业到他的金矿当总工程师,给他一套住房、一辆轿车、年薪20万的优厚待遇。柳志进笑着拒绝了,并对金矿老板说:“我不可能因为金钱而放弃我的追求。”2005年,由柳志进和高级工程师耿述杰主持提交的《山东龙口市大磨曲家岩金普查项目设计报告》,通过国土资源部专家组的审查,在全国37个金矿类资源补偿费项目中名列第一。同年10月,凭他们主持设计钻出的第一个深孔,高达14吨的黄金资源量即被圈定。曾被多家地勘单位断言——大磨曲家找矿意义不大的结论不攻自破,黄金的胶东再现了生机。黄金某支队的找矿尖兵们,用拼搏攻破了胶东难题,用科技破译了金山密码,在中国黄金地质找矿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责任编辑 李 芸

推荐访问:点石成金 黄金兵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