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向着星辰与大海

时间:2022-05-24 1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从研究室到试验基地,航天人从一穷二白起家,靠双手和算盘,在戈壁深处创造出奇迹。

从破船旧艇到走向深蓝,人民海军向海图强,披坚执锐,搏风斗浪,正从大海崛起。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的航天事业和人民海军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从大漠风沙到瀚海惊涛,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浩瀚宇宙,是中国航天的舞台;乘风破浪,是中国海军的航迹。在中华民族逐梦“航天强国”“海洋强国”的征途上,正是一代代追梦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努力,使梦想变为现实。

◎ 戚发轫:让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戚发轫,这个名字在中国航天领域叫得很响。“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这位面容慈祥、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荣誉等身却谦逊平和。在他身上,人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几代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报国心、孜孜以求的强国梦,以及用青春甚至热血铸就的航天精神。

戚发轫

“别人能干成,我们也能干成”

1957年9月,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戚发轫被分配到刚成立不久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和火箭而成立的研究院,时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给他们主讲导弹概论。

当时,因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苏方拒绝接收中方参加导弹研制的戚发轫等人前去学习。

“你想学,人家不让你学,就只能靠自己。”现实令戚发轫等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于是,在一穷二白且面临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他们咬紧牙关,坚持自主研发,攻克了众多难以想象的难关。

“记得首次发射东风二号导弹时,因为经验不足,发射还不到1分钟,导弹就掉下来爆炸了,当时大家很受打击。但团队还是要往前走,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坚信:别人能干成,我们也能干成!”戚发轫说。

20世纪60年代,18名来自七机部一院(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运载火箭设计师听从国家召唤,转入卫星研制领域。在中国航天史上,他们被称为“十八勇士”,戚发轫便是其中之一。在新的领域,他先后参与、主持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的研制。

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戚发轫感慨万千:“正是在那个年代,我们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它的核心是自力更生。依靠这种精神,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

“特别”的精神激励前行

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复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东方红一号卫星调试中

那一年他已年近花甲,压力和顾虑可想而知。

“我去苏联看过他们发射载人飞船,发射时总设计师是要签字的,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安全地把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就在想,将来送我们自己的航天员上天之前,我能说这句话、签这个字吗?”然而,面对国家需要,戚发轫还是挑起了这个重担。

一上任,他便做了四件大事:一是组织研制队伍,以老带新;二是拿出设计方案,在保证航天员相对舒适的飞行环境基础上,降低飞船返回的难度;三是组建试验基地,北京航天城也由此应运而生;四是建立规章制度,保障飞船分系统和设备的研制协同进行。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2001年1月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也有了新的提高……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由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那一刻,许多指挥台上的老专家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戚发轫却平静如常:“我们花了11年时间,没有把握,不会把杨利伟送上天。”据他讲,除了在地面上做的无数次试验外,团队还做了4次无人试验,对“上天”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反复修正。“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我们设想了100多个故障,并且都做了预案。当然,最终那100多個预案一个也没有用过。”

在戚发轫看来,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特别”,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当国家有特别需要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航天人都要有这种特别的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戚发轫认为,正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戚发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加艰巨而光荣,更应该继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尤其是“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其核心是爱国。一个人只有有了爱,才会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而最大的爱,就是爱国家、爱团队、爱岗位。”

显然,让航天精神薪火相传,是这位老航天人最大的心愿。

◎ 黄传会:人民海军成长的航迹

1969年入伍,成为福建前线的一名炮兵;1972年入学南开大学中文系;1975年毕业后回到部队;1977年进入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从一名创作员,到副主任、主任。多少个日子,黄传会与水兵们相伴,迎着海风起航,枕着波涛入眠。他走遍了祖国的万里海疆,用笔记录下人民海军成长的航迹。

艰难起航

伴随着新中国一起发展壮大的人民海军,70年来,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作为这支舰队的一名舰员,黄传会有过焦虑、有过期盼,当然也有自豪。多年来,黄传会采访了众多官兵,结识了无数舰员,他们是这支舰队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这支舰队的见证者。

“4·23”——人民海军的诞生日。1949年4月23日,这支舰队从江苏泰州白马庙起航,开始了它乘风破浪的航程。

黄传会

就在三天前,4月20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千里长江沿线,发起势如破竹的渡江战役。

23日傍晚,时任第三野战军东路渡江作战指挥部作战参谋的黄胜天接到通知,中央军委要求三野前委立即成立华东军区海军,首长决定将黄胜天调入海军,任作战参谋。

“我们马上就要有自己的海军了!”黄胜天喜不自禁。

江南4月,柳枝吐绿,荠菜花开。黄胜天和先头部队成员于次日晨赶到八圩港码头,乘渡轮前往江阴,准备接收国民党海军起义部队。

细雨绵绵,战鼓催征。在小渡轮上,大家神情严峻。

有人点了点人数,说:“5名干部加8名战士,一共13人,这就是海军的先头部队。”

有人说:“这大概是全世界最小的一支海军了!”

有人满怀激情地补充道:“13人,将来一定会发展壮大成13万兵马!”

黄传会曾经采访黄胜天,他十分感慨地说:“我至今还记得半个多世纪前我们13人过江时的情景。其实,那时候大家根本不了解海军,不知道海军长得什么模样。但一想到我们也将有自己的海军了,便感到特别的向往和激动,虽然当时还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支海军队伍……”

初创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

当时从国民党海军收缴过来的是“老”“旧”“破”“残”舰船。那些刚刚从战场上转隶而来的陆军官兵,扛着步枪,打着绑腿,身上还带着渡江战役的硝烟,他们中有人甚至不知道海水是咸的。使用惯了步枪和手榴弹,根本不知道海战应该怎么打。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这支军队在向正规化、现代化转化,这个转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脱胎换骨和浴火重生。

黄传会在关注着这条航跡,它翻卷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在撞击着他的心怀。

走向深蓝

难忘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西沙之行。

在西沙永兴岛,黄传会常常站在沙滩上的抗风桐旁,向着茫茫的南方眺望,他知道向南是南沙群岛,再向南是曾母暗沙。然而,当时我们的舰队还不够强大,还无法日夜守护着祖国的海疆。

国际上习惯将近岸防御型海军称为“黄水”海军,将近海游弋的海军称为“绿水”海军,而将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称为“蓝水”海军。走向深蓝,是世界各国海军的梦想。

那时候,我们还属于“黄水”海军。

兵者,国之大事。没有一支敢打必胜的人民军队,中国和平发展就没有可能,民族伟大复兴更没有保障。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人民海军官兵对于走向深蓝从来没有如此的迫切!

“航向180!”

“两进四!”

2008年岁末,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中央军委命令,海军南海舰队武汉舰、海口舰和微山湖舰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自三亚出发,一路南下,西沙、南沙、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印度洋……这才称得上远航,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走向深蓝。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在亚丁湾上空,每天都回响着护航编队播发的通告。在波谲云诡、危机四伏的亚丁湾,中国海军以其负责的态度和过硬的素质,成为附近海域及当地值得信赖的一支和平力量。

2008年起,海军首批舰艇编队鸣笛启航,开始了举世瞩目的远洋护航

10年来,中国海军共为3400艘外国船舶实施了护航,约占我护航船舶总数的51.5%;解救、接护的船舶中,外国船舶约占一半。

2015年春,也门内战爆发。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奉命紧急前往撤侨。编队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连续作战,先后辗转3国4港1岛,分5批将683名中国同胞和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战火纷飞的也门。

中国海军也门撤侨行动,受到有关外交官点赞:“惊心动魄,扬眉吐气!”

2012年,人民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乘着强军兴军的大势,赫然入列。中华民族的航母梦已经做了百年,海军官兵盼望航母也盼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人拼搏奋斗,终于一梦成真。

一个雨后初晴的中午,黄传会登上辽宁舰,站在那片辽阔的甲板上,心潮与大海的波涛一起翻滚。

他想起曾任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的罗阳。舰载机在辽宁舰成功着落,他却因为操劳过度,在工作岗位上壮烈殉职。

他想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在战机突发故障时,他拼尽全力挽救战机,却错过了跳伞自救的最佳时机,英勇牺牲。

人民海军在走向深蓝的征途中,永远伴随着奉献和牺牲。

黄传会的心底还珍藏着一个细节——

上世纪80年代,四川一所山区小学的学生,把他们几分几角的压岁钱凑成的300多元人民币,寄到了人民海军报社。他们还写了一封《倡议书》,倡议全国的小学生捐出压岁钱,支援海军建航空母舰。

那封《倡议书》和300多元压岁钱,一直在激励着海军官兵们。

黄传会一直关注着这支舰队的航迹,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这支舰队的航迹……(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推荐访问:远航 星辰 大海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