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

时间:2022-05-24 16:24:01 来源:网友投稿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部门、中央网信办、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担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次会议也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效果,对于做好当前和之后的标准化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8年标准化工作成效

2018年是推进全面标准化建设之年,也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第二阶段收官之年。这一年,在实现多“点”突破的同时,标准化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

新修订的《标准化法》正式实施

“中国标准2035”项目研究正式启动

标准化综合改革工作纵深推进

标准制修订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专家首次当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连任国际电信联盟(ITU)秘书长

国际标准提案位居前列

2019年标准化工作部署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第三阶段开局之年,也是标准体系建设之年。2019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以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为中心。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全面提升标准水平,建设更加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

着力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建设更高效能的标准体系

大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建设更加开放兼容的标准体系

提升标准化基础能力水平,建设更加保障有力的标准体系

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标准化工作的使命和任务,更好发挥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张茅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字实录)

(2019年1月10日)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這是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王勇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罗文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中央网信办赵泽良总工程师分别作了讲话,体现了各部门、各方面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我代表市场监管总局向大家对标准化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充分肯定2018年标准化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标准化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标准化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

“放”的方面,全年共有880多个社会团体制定公布3700多项团体标准,33.9万余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活力得到有效释放;“管”的方面,强制性国家标准持续瘦身,推荐性国家标准不断优化,国家标准立项周期、审批发布周期均从8个月缩短到4个月,标准化科学管理进一步加强;“服”的方面,6.6万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文本免费公开,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年累计访问量超过1300万次。特别是新修订的《标准化法》正式实施,推动标准化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标准化服务成效显著,全域标准格局初步形成

26项节能节水标准、30项化解产能过剩标准以及电动自行车、塑胶跑道等一批重要标准制定实施,提升了质量安全保障水平。753个行业4000多家企业开展对标达标行动,轻工等领域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从平均79%提高到86%,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全球最大的商品条码数据库全面建成,审批服务便民化、电子证照等一批国家标准发布应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政务环境。标准化工作已成为规范市场运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标准国际化深入推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我国新提出ISO、IEC国际标准提案112项,成为IEC年度国际标准提案最多的国家。新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5个、主席3个,首次派专家进入ISO中央秘书处工作,22位专家获ISO、IEC突出贡献奖,中国贡献得到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我国与9个国家新签署标准化合作文件,新增152项互认标准,标准体系兼容不断推进。特别是舒印彪成功当选IEC主席,赵厚麟连任ITU秘书长,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明显增强。

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标准化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阐明了2019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为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标准化工作的使命和任务,更好发挥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标准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有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产品附加值不高、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核心技术缺失,特别是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和相应的标准还没完全掌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制定实施大量的先进标准,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经济发展壮大。同时,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也要求进一步强化标准化的基础和引领作用。去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升至60.8%和78%,但我国服务业国家标准目前仍只占总量的15%,标准体系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的需要。另外,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很多方面,都要求实施最严谨的标准。

推荐访问:工作会议 标准化 全国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