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时间:2022-05-24 15: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当前中国航空类院校对专业领域内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建立创新型国际化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模式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航空类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必然趋势。本文探讨高校如何立足校情,建立符合自身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国际化航空航天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19-01

1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国际开放合作,培养造就航天领军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促进中国航天产业又快又好发展。[1]因此,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

2 我国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中国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航空航天类人才培养发展至今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目前,国内航空航天类院校均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层次的教育体系和本土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国防与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人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课程体系设置传统,学生缺乏个性发展;三是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研发能力与探索精神;四是国际合作办学程度有限,学生缺乏国际实践的机会。因此,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航空航天类人才势在必行。

2.2 发展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谋划和总体部署,对大学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高水平创新成果的新要求,还特别提出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工信部、科技部提出“两化融合、军民融合”大加强,并设立了新任务:完善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各级各类信息化专业人才,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十二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航空、航天、民航事业,三航的大跨越也为我国航空航天类院校的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创设了新空间。面对这样的形式,把握多元化、实践化、道德化与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从中国国情出发,着手培养基础理论功底扎实,具备较强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通专业技术、能够适应国际竞争力的航空航天类精英。

3 探寻创新型国际化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模式

3.1 国际化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次人才。[2]因而国际化航空航天人才必须具备全面、厚实的航空航天专业知识;必须熟悉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精通国际航空航天标准和惯例;必须拥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能运用自身知识和能力进行国际专业领域内的合作、沟通、信息处理和问题分析。国际化航空航天类人才必须具备航空航天科学及数学的扎实基础知识,具有航空航天决策、信息与控制的知识,表达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成为国际领军人物的终身学习能力,拥有爱国主义精神、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能熟知除专业知识以外的人文、经济、科技、艺术、哲学等知识,并能运用自身知识参与国际专业领域内双边或多边的科研与合作,解决国际性的问题。

3.2 创新型国际化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3]按照其具体的功能分解为以下几个要素: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评估。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先进的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全新的培养目标为动力,以合理新颖的培养体系为依托,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运用科学的培养方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

创新型国际化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就是贯彻“育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以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4]为目标,改进对学生外语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改进专业结构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内涵建设,整合利用国际优质航空航天类院校教育资源,支持学生参与国际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活动。积极开展中外合办专业和学生国际交换项目,创立高校与国际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最终实现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

4 结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的推行着自身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创新国际化办学战略。为响应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各高校应该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积极探索符合高校自身特色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全面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的航天[Z].白皮书.

[2]http://baike.baidu.com/view/1486108.htm#4.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航空航天 探究 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