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学视角解读黑格尔关于哲学的比喻

时间:2022-05-24 08:52: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黑格尔对哲学作过许多比喻,言簡意赅而又耐人寻味。如“庙里的神”与“密涅瓦的猫头鹰”、“厮杀的战场”与“花蕾、花朵和果实”、“同一句格言”与“动物听音乐”以及“消化与生理学”,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却又蕴含丰富的佛学禅意。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比喻;佛学禅意

一、“庙里的神”与“密涅瓦的猫头鹰”

黑格尔借“庙里的神”比喻哲学赋予人类的精神和文化以智慧的灵光,“哲学”无论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在其“爱智慧”的词源意义上讲,都与佛学之“般若”有相似之处。另外黑格尔借“密涅瓦的猫头鹰”来意指哲学的“反思”,亦如佛学之“明心见性”。

(一)“庙里的神”

黑格尔借“庙里的神”来比喻哲学给人生带来智慧和光明,正如“佛学之般若”使众生转痴迷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另外哲学即指“爱智慧”,是对待智慧的态度,亦如般若犹言“智慧”,为六波罗蜜之莫尚者的态度。

首先,庙之为庙,在其有神,无神不可谓之庙。借用“庙”与“神”的关系,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上卷中说道:“失去哲学,一个民族即使再有文化,也会像一座失去灵性的庙,即使富丽堂皇,也没有至圣之神。”[1]在黑格尔看来,像神灵予庙以“灵光”一样,哲学也赋予人类以“灵光”,无论是文化生活,还是在精神世界。换句话讲,即认为哲学如阳光般照亮人类世界,人类生活将因失去哲学而黯然失色,甚至昏暗无光。

按照这个意义上的理解,黑格尔之“哲学”,犹如佛学之“般若”。佛学之“般若”对于冥昧众生来说亦是如阳光般去昏暗即光明。我等众生,自无始旷劫以来,灵台积垢而神识蒙尘,更逐缘堕幻而执妄为真,以致业障深重,报应不爽。我佛怜悯凡世众生的沉沦与迷惑,生慈悲心而说般若,希望众生能解除业障的黏缚,如洗落灰尘般净如琉璃,转痴迷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

其次,在词源意义上理解,黑格尔之“哲学”,亦如佛学之“般若”。“般若”者,梵语,中国之言即为智慧。在对待“般若”的态度上,佛学认为智慧为莫尚者,如果一心能悟,布施就不会后悔,持戒必然坚定不移,禅定也不会起心动念,忍辱能自发而起,精进能自然而然。摄余五为倍捷,故经经专以智慧到彼岸为治心之径要也。在此,求智慧、爱智慧,对智慧的态度众生可见。而哲学,即philosophy,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意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对待智慧的态度。故黑格尔之“哲学”和佛学之“般若”皆是追求智慧或爱智慧的意思。

(二)“密涅瓦的猫头鹰”

黑格尔借“密涅瓦的猫头鹰”来意指哲学超脱表象,通过“反思”,追寻理性自身的圆满,恰如佛学之“明心见性”,融释五蕴,而见如来。

“密涅瓦”代表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而“猫头鹰”则是“理性”和“反思”的象征。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晴空蓝天中翱翔,作为“对认识的认识”和“对思想的思想”的“反思”和“理性”之“密涅瓦的猫头鹰”就只能在夜幕降临后悄然起飞。黑格尔将哲学比喻成“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意指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

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碎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生活,以至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的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牺牲在里面。”[2]

因此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反思需要“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需要从“日常急迫的兴趣”中超脱而出,转回自身,回到内心;更需要排除“空疏浅薄的意见”,追寻理性自身的圆满。

佛学提倡“观自在”,可以说,哲学之“反思”,亦如佛学之“明心见性”。我等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灵明空寂,与佛无殊。只因无明不觉,颠倒妄执,沉迷于贪嗔痴三毒,以致贪赃枉法,投机倒把,甚至结党营私,搞阴谋,搞分裂,造业受报,轮回不休。是故所有经论,一切法门,皆以明心见性为觉破无明,出离生死之精髓。

明心见性,首在打破妄知妄见,止息狂心,身心消陨,则彻见真性,正如“反思”以“表象”为对象,而追问“思维与存在”统一的根据;明心见性,另在明了“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这正如“反思”对“思维与存在”统一标准的考察断定;明心见性,更有“明心本无,见性本有”,直至“即心即性,即性即心”,这正如“反思”对“思维与存在”之间更深矛盾的揭示。

二、“厮杀的战场”与“花蕾、花朵和果实”

黑格尔借用“厮杀的战场”与“花蕾、花朵和果实”的比喻,意指哲学在否定、扬弃、批判中的发展,正如佛学在“有心”与“无心”论辩中的进步。

哲学是在发展中的系统,哲学史也是在发展中的系统,哲学史上的各种哲学思想是互相反对,互相矛盾,互相推翻的。基于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黑格尔将哲学史比喻为一个“厮杀的现场”。

同时黑格尔也将哲学史的进程比喻为“花蕾、花朵和果实”,肯定了哲学在否定、批判中的发展,将哲学的发展史看作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个结出果实的过程。在这个自我否定的运动中,充斥着高尚心灵的更迭以及时代思想的较量,是对人类思维的撞击,更是是对人类精神的升华。

在佛学上,最能体现黑格尔“厮杀的战场”与“花蕾、花朵和果实”之比喻的当属佛教禅宗神秀与慧能的偈语较量之事。五组弘忍为付衣法,命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呈,神秀作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其未见本性,未付衣法。慧能作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而打动弘忍,得授衣法。神秀与慧能的较量,促进了禅宗的发展,“南能北秀”,禅宗一时无两;“南顿北渐”,不同根器的众生得获佛法无量利益。

另有“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俱絕见真心。真心明彻通三界,外道天魔不敢侵。”之有心到“生灭皆有心,心是是非者。生心生是非,无心无生灭,欲超是非外,先求无心诀。心佛两忘处,自然与道合。”的无心转变。佛学的进步,从偈语的批判中便可管中窥豹。

三、“同一句格言”与“动物听音乐”

黑格尔借用“同一句格言”的比喻,意指哲学蕴含着深刻的生活体验,恰如佛禅之“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另外,黑格尔借“动物听音乐”之比喻意指形成哲学智慧的艰难,恰如佛学上“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以及“智慧该括甚广,深浅不同”。

(一)“同一句格言”

黑格尔借用“同一句格言”的比喻,意指哲学蕴含着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真切情感,恰如佛禅“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之将智慧与生活相合为一。

黑格尔认为,同一句格言,在一个童心未泯、不谙世事的赤子嘴里说出来,与在一个历经沧桑、古稀之年的老者嘴里说出来,意蕴殊别。

黑格尔用“同一句格言”的比喻告诉世人,哲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概念的运动与发展,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生活体验,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慎思明辨的理性,更是一种体会真切的情感,是一个熏陶的过程,体验的过程,陶冶的过程,是人把自己培养成人的终身大事。[3]

佛学提倡入世与出世,入世即为红尘炼心,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理。提及体验生活,不由让人想起极富有禅意的一句话便是“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另有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又有诗云:“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二)“动物听音乐”

黑格尔借“动物听音乐”来意指形成哲学智慧的艰难,恰如佛学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以及“智慧该括甚广,所得深浅不同”。

黑格尔认为,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性的结论,仅仅记住某些哲学知识,或是会使用一些哲学概念,就会像“动物听音乐”一样,可以听见音乐中的各种音调,却听不到这些音调的一致性与谐和性。[4]借此,黑格尔深刻揭示了形成哲学智慧的艰难。

佛学言智慧到彼岸,去痴也。人之智慧,皆从定静而生,故曰:“定生慧”。

同时佛学上亦认为智慧殊为难得。首先,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生幸得为人,幸生有佛法处,而可从忙里偷闲,念经拜佛,参禅见性,此乃万劫难逢之遇。佛云:针入大海,尚可寻摸,人身一失,更难于大海寻针。

另,智慧该括甚广,所得深浅不同。且就出离三界而言,亦必胸有智慧,然后能勘破无常,明三界之苦,知三世因果之不差,而成声闻缘觉。若愚痴之人,眼光甚短,只图暂时之受用,只争虚妄之名利。虽告以轮回之苦而不能信,安肯到彼岸![5]

四、“消化与生理学”

黑格尔借“消化与生理学”类比“思维”与“逻辑学”,意指“逻辑学”是使人类“思维”自觉其自在自为的本性,通过反思而演绎自身的概念运动过程,这恰如“佛性”与“佛经”,“佛经”亦是使人悉识“佛性”之自在,以“智慧”为用来融释蕴境,臻至圆满,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首先,从总体上讲,人的“思维”不是“逻辑学”教出来的,而“逻辑学”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这正如,人的“佛性”不是“佛经”教出来的,而“佛经”是使人自觉到其“佛性”。

人不用学习“生理学”便会咀嚼、吞咽、吸收、排泄,故“生理学”并不是“教人消化的”,同理,人的“思维”也不是“逻辑学”教出来的。黑格尔借用“消化与生理学”的比喻,指出“逻辑学”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即自觉到思维运动的逻辑,展现人类思想发展的概念运动过程,自觉到其辩证本性,达到真理性的认识。佛性人人俱足,不是佛经之所教,佛学经论在于教人像“我思故我在”一般破迷觉性,从而认识到佛性人人俱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五蕴聚散,皆是因果机缘,进而明心见性,达到佛性的圆满。故有语云: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亦有:佛性人人俱足,个个圆成,如巨海无边,包含万界,圣人不增,凡夫不减,人之所以自小者,为起我相。

其次,“思维”的自在性、表现为各种表象的无奈以及通过反思而把握自身的自为性,正如“佛性”寂照含空,遍周法界,本无一物的自在性,自无明一起而现种种蕴的无奈,假“智慧”照彻而融释各蕴,臻至圆满的自为性。

在一般意义上,感官、直观、想象、欲往、意志等对于“思维”来讲皆是表象,恰如佛学之“五蕴”对于“佛性”而皆空,《心经》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在思维的主观性上来讲,思维本身是没有规定性的自在存在,基于要表现人性的意识内容而无奈表现为各种表象。佛学之“一心之源,本自清净,心随境转,妄念即迁而落于五蕴”亦是这般揭示了佛性的无奈;在思维的自为性上讲,思维以自身为对象,通过反思来超脱表象而把握自身,正如“佛性”体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假“智慧”照彻来融释各蕴,进而归于“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有语云:境不自空,必假照以空之,蕴如坚冰,智如烈火,未有不融释也。

总之,借用上述七个比喻,黑格尔首传俗谛之法:认为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对思想的反思,是在批判、扬弃中的发展,继而指出哲学蕴含着深刻的生活体验以及形成哲学智慧的艰难。最后,黑格尔提出真谛之法,即“思维”自觉其自在自为的本性,通过反思而演绎自身。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2.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

[3]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

[4]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

[5]李安纲.禅悟金刚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79.

推荐访问:黑格尔 佛学 比喻 视角 解读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