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嗜铬细胞瘤的术前心理护理

时间:2022-05-23 15: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对3例嗜铬细胞瘤患儿的术前护理进行回 顾性总结和分析,探讨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术前护理对围手术期的影响。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合理检查,明确诊断,充分应用责任制优质护理程序对3例嗜铬细胞瘤患儿和家属进行术前指导和心理干预,化解患儿因在校期间外伤引发的学校、家庭之间的矛盾,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使手术顺利完成,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儿童;嗜铬细胞瘤;心理护理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细胞和交感神经节残余嗜铬细胞组织,具有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的肿瘤[1],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和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小儿发病率不及此病总发病率的5%,故嗜铬细胞瘤罕见于小儿[2]。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唯一的根治方法[3]。我院于2006年~2012年3月收治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患儿,通过连续性的应用责任制优质护理程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术前指导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例,均为在校男生,年龄8~12岁。其中2例因同学之间相互玩耍腰部不慎被撞后出现腹痛;1例在体育运动后出现腹部疼痛就诊。临床表现为:剧烈运动及腰部受伤当时无特殊不适,均以当日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腹痛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患儿食欲下降,出现呕吐及腹胀,无头痛、头昏、心悸、出汗、视力障碍等高血压及心血管症状,术前监测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本组病例肿瘤均位于左侧,经充分术前准备,手术完整切除肾上腺肿瘤,术中冰冻病理报告及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2例术后3个月监测血压均正常,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复发。

2 术前护理 

2.1 严密观察病情,有效控制血压,完善各项检查。

2.1.1 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神志、腹部及生命征的变化,主管医生根据门诊B超检查结果高度怀疑肾上腺肿瘤,护士主动关心询问患儿的感受,严密监测血压变化,观察腹部症状,如腹痛的部位、性质、范围,有无腹胀、呕吐等不适。本组病例术前监测血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但腹痛持续未缓解。

2.1.2 禁食,以减轻呕吐,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及使用抗生素治疗,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妥善固定,保证有效引流,准确记录胃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2.1.3 完善相关检查,监测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是诊断此疾病非常精确的方法[4]。根据患儿腹痛及B超情况及时进行血尿儿茶酚胺监测并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诊断明确后,遵医嘱及时予备皮、备血、肠道准备,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本组病例术前2次检测血尿儿茶酚胺均超过正常值的数倍,在入院后第3~4天急诊在全麻下剖腹探查行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中病理冰冻报告均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2.2 术前指导

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为术前有效控制血压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术前尽可能避免再次对肿瘤的不良刺激,在日常生活及医疗护理活动中,许多随意动作均有可能触及肿瘤所在的部位,而使血压升高[5]。由于患儿的生理特点,不愿意多卧床休息;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往往表现为不重视卧床休息。因此,入院后尽早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劝阻患儿多卧床休息,协助其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大声哭闹,突然翻身、随意运动,用力排便及腹部受压而刺激瘤体分泌儿茶酚胺,使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危象而危及生命。

2.3 心理干预

2.3.1 家属的心理疏导 心理干预能缩短医护人员与手术患儿及家属的距离,家属是患者的支持者、保护者和利益代表者,所以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要仔细评估患者家属的感受及心理状态[6]。目前我国儿童大都为独生子女,一旦生病, 家长格外恐惧、紧张、焦虑和担心,他们不了解病情,迫切想知道患儿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向学校及打人的家长提出了较高的经济赔偿要求,同时也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治疗护理需求。为此,医护人员在与家长进行交谈时要注意沟通技巧,使家长、学校、医院三方均处于平等沟通位置,同时仔细聆听家属的心声和疑虑,肯定患儿及家属的感受,了解家长对疾病的看法、手术的顾虑和要求。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告知本院的医疗设备及技术实力,解释手术的必要性、麻醉的可靠性和护理安全措施,根据患儿病情集中检查,及时治疗。利用情感传递作用,用温和的语言和良好的医德感化他们;用严谨的医学科学知识和正确的检查手段澄清因外伤引发的社会纠纷;及时解除患儿日后的病痛隐患,对于家属的要求给予正确的判断。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躁情绪,避免学校、家庭之间的潜在冲突,使家长能正确面对患儿疾病的治疗,同时使患儿能接受来自父母的心理支持,维护患儿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及身心健康。

2.3.2 患儿的心理干预

本组患儿均为学龄期的孩子,心理承受力较弱,对生病与死亡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突然的外伤疼痛导致了其身体上的不适,渴望自身疾病尽快得到治疗,但又害怕治疗对自身再次造成伤害,加上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加重了其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士通过以温和的态度、娴熟的操作技能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和近距离沟通,尽可能消除患儿恐惧不安心理, 减少再次精神创伤,有针对性地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取得患儿信任,使患儿能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麻醉和手术。

3 讨论

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加上小儿的年龄和智力有限,无法正确描述病情,极易误诊和漏诊,诊断明确后,应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治疗[7]。作为一名儿外科护士,除了应掌握专科知识,及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需提高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尤其面对学校、家长和患儿时。在护理中,充分了解本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尽早明确诊断实为重要,但重视各个环节的人文护理,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各种问题,为患儿及家属做好优质整体护理,消除家属的焦躁情绪,确保患儿的心理健康,增加患方配合治疗的积极行为等,对于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难关,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早日康复重返校园的终极目的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哲.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61.

[2] 佘亚雄,应大明.小儿肿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3.

[3] 佘亚雄,应大明.小儿肿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6.

[4] 张金哲.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62.

[5] 曹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0):23.

[6] 赵安华,何况鸿,吴芳.交流技巧在社区护理家庭访视中的应用.重庆医学,2002,31(7):639-640.

[7] 陈玉兰.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为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11,2(6):89.

推荐访问:术前 护理 细胞 儿童 心理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