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将告别“扩招时代”等11则

时间:2022-05-22 19:44:01 来源:网友投稿

高校将告别“扩招时代”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适当控制高等教育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一些高校办学中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因为招生数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生均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地方,扩招后高等教育的经费并没有增加,一些高校靠收学费来维持生存。目前,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应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教育结构,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摘自2006年5月19日中国新闻网)

治理教育乱收费确定六大任务

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六大任务: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以改制为名乱收费,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乱收费;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遏制教辅材料过多过滥状况;全面清理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李连生摘自2006年5月12日《文汇报》)

职业教育要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

教育部日前发文要求,要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和培训项目,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对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学习时间必须在一年或一年以上,其中顶岗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学习期满或者修满学分,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对于参加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不受限制,培训课程结束并通过考核者,学校发给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并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认真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招生工作。取消应往届等方面的区别。简化招生入学手续。允许学校以普通高中毕(结)业证书为依据,通过注册入学方式自主招生,跨省招生。

(钟应平摘自2006年4月28日《未来导报》)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启动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联合颁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决定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及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据了解,“特岗计划”从2006年起,用5年的时间在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湖北、海南省部分“两基”攻坚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实施。2006年拟安排2至3万个特设岗位教师。特岗教师在中小学现有编制内,聘期为3年,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合同管理。

招聘对象和条件要求是: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小学可招少量应届专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

(金卫东摘自2006年5月24日《人民政协报》)

上海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和专业奖励制度

今年,上海将鼓励优秀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上海城市发展急需、紧缺专业的中职学校,并计划投入7000万元人民币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中职,另有3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报考“专业奖励”招生专业的学生全额学费。

可享受“学生资助”的对象包括具有上海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的、在校就读的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烈士子女。

根据规定,“学生资助”内容有补助学费、补助书簿费、补助生活费。“学生资助”标准设甲、乙、丙三等。分别按就读学校现行的学费、书簿费和生活费(按每年每人990元标准计)标准的100%、50%和30%执行。

“专业奖励”的对象则包括每年报考上海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的上海市初中毕业生。据悉,今年,“专业奖励”人数约8000人;约占招生数13%左右。

上海确定了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26个专业(工种)。作为”专业奖励”的招生专业目录,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专业(工种)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即将实施的26个职业(工种)职业资格准入的名称相衔接,如数控机床工和维修电工等。

(摘自2006年5月8日《中国青年报》)

陕西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责任追究制

陕西省各地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责任追究制,对各级分担资金不到位,套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截留、挪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这是陕西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近日联合制定下发的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作出的规定。按照规定,农村中小学预算一经批复,须严格执行。县级财政部门确保对农村中小学拨款及时、足额,不得截留、挪用。

(盛荣强摘自2006年5月19日《法制日报》)

安徽禁止初高中学生“同城借读”

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近日首次下发通知,现阶段将首先禁止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同城借读”。现象。对一时难以完全禁止的跨地域择校现象,也将控制生源的数量、收费、比例,并特别规定从新学期开始各校对择校生必须一律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据了解,初高中阶段“同城借读”现象一度愈演愈烈。家长和学生片面追求好学校,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好学校人满为患,学校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的行为。

为有效缓解禁止“同城借读”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安徽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办学、招生措施,如重新制定学校办学标准,不达标学校通过加大投入限定达标时间,缩小薄弱校与优质学校的差距;各城市打通省级示范中学在招生和师资使用方面的割裂状态,均衡办学资源,学生联合招生,教师流动使用,采用电脑排定最终录取学校,消除择校的自然需求;加大对省市示范中学、特别是高中的投入,扩大招生规模;对公办、民办的优质学校在招生方面一视同仁,激发民办学校投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规模。

(金卫东摘自2006年5月9日《中国青年报》)

广东农村教师享公务员津贴

从2006年起,广东省城镇中小学教师可享受公务员津贴。

据悉,广东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并享受当地政府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定期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点是解决发展高中增编问题,优先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坚决纠正有编不进的现象,坚决清退不合格教师,逐步辞退代课教师。

(摘自2006年5月9日《组织人事报》)

长春一小学给孩子开“玩课”

长春市北安小学的孩子们都喜欢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与别人不同,他们是全班一起玩儿:全班40多个同学分成4个小组,轮流上阵比试。据悉,该小学把“聪明玩”列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按课时每个班每两周上一次“玩课”,校方提出的口号是“玩出花样、玩得尽兴”,学校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多“聪明地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可过去的教学观念太注重学,忽视了玩,甚至排斥了玩。我们的尝试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变枯燥为有趣、变被动学为自主学。”北安小学副校长刘晓玲说。

(邸志坚摘自2006年5月12日《家庭生活报》)

欧美200万少儿在家上学

欧州最大的私营电视媒体集团RTL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欧美在家上学的儿童已经超过200万。曾在20世纪之前一直占儿童教育主导地位的家庭教育,如今似有“卷土重来”之势,渗透主流教育方式中。仅美国,就有86万儿童在家上学,而10年前为35万;在德国,在家上学的孩子的数量也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这些家庭中,近80%为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且父母往往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在美国,“让孩子在家上学”,在50个州都是合法的,只不过每个州相关的规定有所不同。在纽约州,如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必须通知他们所在的学区,并登记教学计划,不仅每季度要汇报学习情况,每年还要提交评估材料,方式可以是标准化考试,也可以是成长档案袋。很多家长还会联合起来共享他们的教育资源,比如建立电子图书馆系统,让有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可以在网上预订图书。很多出版社还推出多种专门教材。

(李志良摘自2006年4月28日《家庭生活报》)

中国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回归率为97%

教育部近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公派出国留学及来华留学工作有关情况。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张秀琴介绍说,自1996年留学基金委成立以来,截止到去年年底,留学基金委共派出22031人,到目前为止,已回国的人数是18098人。留学规模在逐年扩大,回归率在稳固的提升。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的当年,录取的出国留学的人数是2049人,2005年的时候,录取的人数是7022人,已经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公派留学选派规模最大的一年。从回归率上来看,1997年是92.25%,到2005年达到98%,总的平均率是97.02%。

(摘自2006年5月29日中国新闻网)

责编:熊春阳

推荐访问:扩招 告别 高校 时代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