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优质均衡:“重点高中”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

时间:2022-05-22 19:04: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重点高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示范辐射作用。随着人们对教育发展的公平化、均衡化的追求,“重点高中”发展遭遇诸多困境和压力。“重点高中”创新发展的理念和路径是在回归自主、提升质量、合理评价、优势放大中成为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推进器。

关键词:重点高中;优质均衡;优质高中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2-0024-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我国高中教育发展迅速,2009年高中毛入学率已达79.2%,相当于1994年(30.8%)的2.57倍。2009年江苏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提前12年实现了普及高中教育。高中教育的普及导致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公平化、均衡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认识“重点高中” (这里的“重点高中”主要指首批成为示范高中或四星级学校的传统品牌高中)的发展意义、面临困境,明确其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普及中的提高:“重点高中”的发展渊源

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短缺和国家建设急需拔尖人才的矛盾,早在1953年,党中央就提出“要办重点中学”。七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1977年和1980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讨论稿)》、《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要求加强重点中学建设[1]。此后,在全国范围涌现出了一批“重点高中”。这些“重点高中”为高等学校提供优质生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了对本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教育消费的能力越来越强,“择校热”也越演越烈。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许多“重点高中”开始扩大招生规模,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扭转“重点高中”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状况,使其发挥在素质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1994年,国家提出“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2004年,江苏省取消高中学段“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重点”、“市级重点”等称号,将所有高中设定为从一星到五星共五种等次的“星级学校”。从“重点高中”到示范高中再到星级学校的名称的变化,反映了普通高中建设价值取向的改变:从效率中心转向了公平与效率并重。在认可示范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同时又赋予其示范、引领普通学校的社会责任。

在笔者工作的地区,普通高中往往有这样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传统品牌高中,代表着区域普通高中教育的最高水平;第二层次是新晋的四星级高中;第三层次是三星级高中及其他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招生顺序往往按照这样的次序进行;第一层次的传统品牌高中是家长、学生竞相追逐的目标,同时也处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示范和辐射:“重点高中”功不可没

在追求教育公平的人们眼中,“重点高中”无疑是最大的拦路虎。有人认为,“重点高中”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催生教育不公平的温床,理应退出历史舞台[2];有人认为“重点高中”存在着体制升学化,办学目的创收化,现代化建设豪华化,规模发展无序化等趋向[3]。不可否认,“重点高中”的发展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必须承认,“重点高中”对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示范引领。“重点高中”往往都是本地区美誉度较高的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秀的办学传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民主科学。升学竞争虽然越演越烈,但“重点高中”能始终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开齐、开足所有规定课程,在严格执行教育法规,依法治校和规范办学行为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二)辐射带动。“重点高中”往往都比较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优秀教师群体一般都是本地区教育改革、教学研究的骨干,承担着区域教师培训、学科发展、课题研究等重任,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带动力、吸引力;有些地区启动了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通过录制优秀教师教学录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推动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发展。

(三)理念坚守。随着应试教育的加剧,以及家长、社会对高升学率的过度追求,乃至有关部门的单一评价,相当一部分高中也迷失了方向,丢弃了良好的办学传统,一味通过加班加点追求升学率。在这种热浪中,唯有“重点高中”,也就是传统品牌高中能始终坚守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素质教育和高考应试的夹缝中艰难前行。

三、应然与实然:“重点高中”发展的困境

(一)全面素质教育与升学应试的压力

目前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中存在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把高考的成败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重点高中”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高考升学率是学校生存和繁荣的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高中教育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更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要把学生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应然目标,而对升学率的追求却成为很多学校的现实追求。升学率高,一俊遮百丑,没有人会计较高升学率背后的违规行为;升学率上不去,素质教育开展得再好也难以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进而面临优秀生源流失、学校地位下降等危机。因此,“重点高中”虽然拥有优质的资源、良好的办学传统,但在沉重的升学压力面前,不得不努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应试能力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二)多元特色发展与单一评价的影响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被简单定位为升学和就业的预备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无论是为升学还是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都不能仅仅满足社会的需要,还应该促进人的发展,引导人的美好生活。“重点高中”应该走多元特色发展之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通过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创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办学品位。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评估,客观上对明确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评价过分重视硬件考核与量化指标,重视横向比较和结果比较,对软件建设、特色发展、过程评价相对忽略。同时,用一元化标准评估所有学校,忽视学校的传统、个性、特色以及发展能力。社会和地方行政部门的评价更为单一,往往是升学率高,学校就有地位,至于其他的方面就无关紧要了。可以说,单一、机械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校的多元特色发展。

(三)专业化追求与行政管理的制约

学校应该是通过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学生、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机构。“重点高中”作为高中教育的引领者,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而不断努力。但是,在“重点高中”专业发展过程中受到的行政管理制约却越来越多。

“重点高中”一般代表着区域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检查、督查、参观、访问,数不胜数,学校要争创的荣誉多,应付的检查多,分散了学校的精力,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是教育发展的主体,应该拥有相当的办学自主权,纵观一些名校的发展,无不跟自主办学的空间、权限有关。然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有关部门对学校提出的一些具体、过细的要求,人为地压缩了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限制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变相诱导学校放弃研究和探索,按行政指令而不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办学。

(四)保持个性与同质化竞争的冲突

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是教育创新的基础,是学校具有生命活力的重要体现。“重点高中”的办学优势应体现在学校自身发展的个性和特色上。凭借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重点高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种特色体现了学校的自我价值认同,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然而,在升学竞争越演越烈的今天,学校变得越来越相似:同样的升学目标,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辅用书,甚至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可能在网上都能找到。这种同质化竞争会逐渐消解学校的个性和特色,一切和升学竞争无关的内容将会被边缘化。“重点高中”同样也面临着这种威胁。

四、优质均衡:“重点高中”创新发展的理念与路径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重点高中”承载了过高的期望,背负了过多的压力。在追求“效率优先”的年代,“重点高中”应运而生;在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时期,示范高中独领风骚;在高中教育日渐普及,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国家教育改革重要目标的今天,“重点高中”需要回归自主,在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中率先成为优质高中,成为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促进者。

(一)回归自主——走向优质高中的前提

“重点高中”曾经是国家政策的宠儿,是历史的产物,而优质高中应该是学校自主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成为优质高中,必须首先成为自主办学的主体。一方面,政府要建立有效机制,加大对高中教育经费的投入,把“重点高中”从自筹经费的无奈和负债累累的重荷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扩大“重点高中”的人事自主权,不断健全教师考核聘任制度,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聘任的主体——在自主选择、合理流动中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注入活力。“重点高中”还要在经费自主、人事自主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改革管理制度走自主发展之路,并通过自主的招生政策引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提升质量——走向优质高中的关键

追求教育公平和保证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永恒课题。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既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均衡分配,也是对教育质量的一种要求和提升,即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4]。没有教育的优质发展,均衡发展只能是低层次的。要真正成为优质高中,必须把教育质量的提升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点。这里的教育质量不是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片面质量,而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质量。“重点高中”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以人本的思想关爱学生的生命,以全面的目标引领学生的未来,以多样的课程优化学生的素质,以高效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丰富的活动张扬学生的个性,以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5]。

我们追求的教育质量还应该是个性化的。优质发展不是追求一个高标准,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标准、发展模式[6]。原先的“重点高中”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学校的内涵发展上下功夫,跳出封闭的惯性思维和安于现状、盲目自大的意识,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内部管理,变革教学行为,凝聚学校精神,提升文化品质,用独立的学校精神、个性化的学校文化培育出人格健全、特长明显的各级各类人才。

(三)合理评价——走向优质高中的保证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客观科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要注重对学校发展和成长的评估,要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软实力提升,而不是规模扩张、硬件更新;要重视学校的自主特色发展,而不是被动同质竞争;要把对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建设和价值提升、能力发展的评估放在重要位置。

要建立完整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体系,以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持续发展为评价核心,摒弃以学生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取向。要建立具体、稳定的评价指标,设定合理的评价周期,对“重点高中”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价,减轻其迎检压力;同时,引导“重点高中”健康发展。

(四)优势放大——走向优质均衡的必然逻辑

“重点高中”往往集中了本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内部管理等诸多方面具有优势。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应不足和社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放大优质教育资源非常必要。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教、走教,充分发挥“重点高中”优秀教师群体的引领作用。江苏省已明确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流动制度和校长任期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区域内城乡、校际教师交流制度,探索多样化的教师交流模式。这种交流可以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薄弱学校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教育集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重点高中”可以与普通学校或薄弱学校组成集团,互派人员、资源共享、合作互助,促进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另外,还可以利用“重点高中”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

要注意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功能放大不是简单的稀释,更不是“削峰填谷”式的平均主义,而是一个示范引领、辐射提升的过程。“重点高中”不应是特殊学校、贵族学校,而应该成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有力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朱家存.论示范高中的使命与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

[2]王烽.聚焦高中教育——置于教育公平性视野下(之一)[J].社会观察,2005(8).

[3]周如俊.示范高中“示范”作用的偏差与纠正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2(2).

[4]冯建军.走向优质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主题的转换[J].江苏教育研究,2010(8).

[5]杨骞.示范高中应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实践者[J].中国教育学刊,2006(7).

[6]冯建军.走向优质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主题的转换[J].江苏教育研究,2010(8).

Developmental Plight and Approach Selection of Key Senior High School

SHU Xiao-xia

(Jiangsu Danyang Senior High School, Danyang 212300,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development, key high schools have ever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setting good examples. With the pursuit of equity and balance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key high schools encounter various plights and pressures. To overcome these issues, such creative ideas and approaches should be taken as autonomy, quality promotion, proper assessment, and advantage expansion.

Key words: key senior high school; fine quality and balance; quality senior high school

推荐访问:均衡 路径 困境 重点高中 走向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