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看“趋向统一”的阶段特征

时间:2022-05-22 11:48:01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   趋向统一,阶段特征立意,问题串,结构化板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1-0049-07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是其具体表现。①为何政权分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如此辉煌?当时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它与整个中国古代史的阶段特征有什么关系?如何让初一的学生在一节历史课中去理解深奥的阶段特征?笔者经研究与实践发现,阶段特征立意、问题串、结构化板书是破解上述问题,探究这一课的学科本质,“实现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②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基本规律和大趋势”分别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历史规律的不同表述,是历史学习过程的终点即历史学习的认知目标。“历史规律,是历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归纳,即对多次出现的具有相似性的历史现象和过程的描述,以及对导致这些现象和过程出现的内在因素和外部联系的归纳总结。”③

《课标》(2011年版)在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要求中提出“通过学习知道古代史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与分立的局面交替出现。“人类的融合统一”是“历史的方向”,“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是大势”。④因此,结合《课标》(2011年版)中对中国古代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我们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趋势概括为“趋向统一”。

什么是统一?统,原来是指丝的头绪。《淮南子·泰族训》说:“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线。”由此派生出把各种分散的事物集中到一起,归于一致。⑤《辞海》对“统一”的解释是:一亦作“壹”,谓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没有地方割据。⑥葛剑雄在《再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一文中进一步将“统一”解释为:我们所要讨论的统一是指国家之间或政权之间,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内部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整体,而不是其他方面,如文化、民族、语言、风俗、经济、思想、宗教、血统甚至地理环境,等等的一致性或整体化。⑦因此,统一是指在某一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范围内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这一地理范围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既包括疆域的统一,也包括在管理上的完善、巩固统一的举措。中国古代的秦、汉、隋、唐、元、明、清时期,上述统一特征明显。

另外的分裂(严格意义上应表达为政权“分立”时期)时期,则是趋向(前往;归向;朝这某个方向发展①)统一的阶段。“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内部不同群体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向一体化迈进,维持着和平、统一的主流,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这既有自然地理的因素,但更多地体现为主观构建的结果,是一种机制的成功。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一体化机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是综合作用的结果”。②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秦汉、隋唐两个统一王朝之间,政权分立,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与当地汉人交错居住。农业经济成为各民族经济密切交往、文化频繁交流的纽带。这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进一步交融奠定了基础。基于农耕文明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是走向再次统一的主要因素。因此,“趋向统一”既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征,也是整个中古史的阶段特征。

“趋向统一”是指在古代中国这个地理范围内,国家形态始终朝着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没有地方割据,没有分立政权的方向发展,至清朝“建立了庞大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③其中,民族交融是“趋向统一”的主体存在方式,农业经济是“趋向统一”的经济基础,文化成就突出成为“趋向统一”的精神纽带。

“趋向统一”,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从过程看是“趋向”;从结果看是疆域的“统一”,即在中国这个地理范围内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意识)、政治(制度)、民族、历史杰出人物等是构成“趋向统一”的要素维度,达成或促进了疆域统一。各要素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每一要素从不同层面影响着统一的趋势,共同谱写趋向统一的进程:古代中国的疆域以及所处地理位置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不同类型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经济互通有无,需要和平统一的环境;环境和经济的社会存在以及人类发展均决定统一意识的延续与发展;其中的历史杰出人物因设计以及建设完善和巩固统一的各项制度举措而“杰出”;经济、意识和制度建设使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走向从疆域到血缘一体的统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政权分立、又走向统一,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统一时期使统一的要素更加完備,分立时期继承或孕育出新的统一条件,几经辗转,使统一的条件更加充分、统一的基础更加牢固。

综上,中国古代史是古代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建立“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过程。“趋向统一”这一阶段特征正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规律性成果的体现。

界定阶段特征内涵外延的目的是为了厘清阶段特征立意的具体表现,为学生理解、解释《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的内容及其原因奠定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的课程内容标准规定:“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④这些要求属文化史内容,有必要进一步厘清“趋向统一”定义中文化要素维度的内涵。

在维护和推动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文化是构筑民族共同心理、维系和发展民族感情、巩固国家统一意志的纽带。⑤“这么多人所组成的国家,能够接受这个统一,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同样一种文字,同样一种历法,同样一种生活方式的人,对于战国诸子的思想舆论是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文化才是中国统一真正的凝固剂。”①无论统一时期还是政权分立时期,“大一统”理念成为历代统治者最高的政治目标和人民群众最终的政治愿望。“统一”的意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传承: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以儒家文化“大一统”为核心内容,以文字为手段、以文学艺术、科举制等形式传递。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地理学、书法、绘画、雕塑等,既是“趋向统一”的需求,也是其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学、农学等领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创新,在更广阔的疆域上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大农业经济,既为我国农业文明长期领先世界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进一步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其中的天文历法和地理学,从天地两个纬度,突出了“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趋向统一”的内在驱动力;书法、绘画和雕塑则从艺术层面,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旨趣,成为趋向统一的精神纽带和中华民族持久的内聚力。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整体把握“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与阶段特征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理解,我们依据课标并结合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按时序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以王羲之、祖冲之、贾思勰为代表,通过历史人物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一时期的艺术、科学、农业等领域的突出成就,即按照“原因+时空+历史杰出人物姓名+历史杰出人物杰出的表现+历史杰出人物的杰出影响”设计以下三个探究问题:

【探究1】为何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得到古今推崇?

【探究2】为何南朝祖冲之精算圆周率得到中外认同?

【探究3】为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在此基础上,再行提问:

【探究4】王羲之、祖冲之、贾思勰成为历史杰出人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这既是对前三个探究问题的提炼概括,也是寻找历史杰出人物成就“杰出”共性(这也是历史杰出人物本身的阶段特征)的过程。阶段特征既贯穿于历史杰出人物始终,决定历史杰出人物的杰出成就,又构成“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各个历史杰出人物的主线。

通过探究以上问题串,希望达成如下教学目标:

教师提供精选的有关“王羲之与《兰亭集序》、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图文材料;学生通过阅读上述材料提取关键信息,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南朝祖冲之精算圆周率——“祖率”、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农业百科全书”),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因素;学生通过探究问题串认同历史杰出人物的成就获得与阶段特征的关系,认识文化传承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中破解问题串,形成历史认知的过程。我们创设了以下四个环节的历史情境:

【环节1】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

请观察敦煌壁画《西魏·战斗》(敦煌壁画285窟)(图1),说说这幅壁画描绘了怎样的历史场景?描绘了哪个时代?说明了什么?

补充魏晋南北朝历史沿革示意图(图2)。

【设计意图】图1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动荡。通过图1这一直观的历史资料,把学生迅速带入到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结合图2初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但文化上却异彩纷呈。从初中学情出发,以人物和小故事引领,通过追随三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书法大家王羲之;科学家祖冲之;农学家贾思勰)去领略这一时期文化的辉煌风采。理解政治分立与文化辉煌发展正是这一时期“趋向统一”的独特表现。

【环节2】师生共同解答问题串,找寻三位历史杰出人物与阶段特征的关系

(一)东晋王羲之与《兰亭集序》

观察北师大附中楼道装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图3),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理解王羲之及《兰亭集序》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探究1】为何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得到古今推崇?

问题1-1:东晋王羲之何以能写出《兰亭集序》?

【阶梯】观察文字及书写材质的变化示意图(材料1),思考文字及书写材质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材料1: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材料1,引导学生理解汉字和书写材质变化与书法的关系,了解书法产生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并为“趋向统一”奠定基础。

材料2:王羲之自幼学习书法,由父亲和叔父启蒙,师承卫夫人等大家,勤学善思。在精研钟繇、张芝书体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以新的笔法和結构创造出俊逸、雄健的新风。

——摘编自《王羲之书法艺术浅论》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2和鹅池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家族渊源与个人的勤奋努力是王羲之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理解历史杰出人物独特性的原因。

问题1-2:《兰亭集序》为什么能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阶梯】通过《兰亭集序》书法摹本鉴赏及局部“之”“和”赏析,分析《兰亭集序》的精妙之处。

材料3:

【说明】从内容上看,《兰亭集序》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文学作品,崇尚自然,寄情于山水之中,虽处乱世,并不苟且,追求精神不朽和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在书法艺术上自由挥洒,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表达了作者风流自赏的审美理想和生活状态,“魏晋风骨”跃然纸上。全篇324个字,字字精妙,变化多端。其中“之”字出现了20次之多,但无一雷同,每个字都有独立的躯体和精神,这就是书法艺术的最高魅力。“和”字,字形结构、用笔、章法等方面,均达到了“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正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所说,王羲之的书法韵度兼备,体现了儒家中庸理想,“在书法艺术的领域内最为完美地体现了魏晋风度,又未流于疏狂,合乎儒家所要求的‘文质彬彬’和‘中和’的审美理想”。①

《兰亭集序》问世后,众口交誉,尤其得到了唐太宗的推崇,奠定了《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的地位。

历代帝王多推崇《兰亭集序》是国家文治的一种表现。从古至今,我国文化发展的主线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汉文化的发展,正如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的交际工具,惟其如此,它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统一,正如所有行政区域的统一那样,完全依靠一种共同交际手段的存在”。②汉字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家们通过书法及碑刻作品自觉传承了儒家的价值追求,是中国人观念层面自然、自觉的选择,为“趋向统一”奠定了一定的文化根基。

【设计意图】从内容、形式和思想方面进行鉴赏和分析,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笔墨之美,知道历代帝王的推崇是《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原因之一,理解其被推崇背后的原因和作用,认识汉字和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魏晋南北朝趋向统一这一阶段特征的重要表现。

(二)南朝祖冲之与圆周率

【探究2】为何南朝祖冲之精算圓周率得到中外认同?

问题2-1:分析材料4~6,总结祖冲之继承了先人的哪些研究成果?他是如何精算圆周率的?

材料4:历代圆周率结果统计表

材料5:“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刘徽:《九章算术注》

材料6: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情况简表

【设计意图】感受祖冲之的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复杂的运算取得的成果,学习他探索、实证、创新的科学精神。

问题2-2:分析材料7~9,谈谈祖冲之为何要精算圆周率?

材料7:当时使用的《元嘉历》已经与实际天象不合。冬至和夏至时刻差1天,五星出没时间差40天等等。岁岁后移,就会引起了二十四节气的变动。

——摘编自《南朝数学家祖冲之传》

材料8:祖冲之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测算相比只差50秒。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能精确预报二十四节气以及日食和月食等天文现象。

材料9:“祖冲之与戴法兴关于《大明历》的辩论”

祖冲之请求实行更准确的《大明历》,引起了当时权臣戴法兴的反对,戴法兴主张“古人制章,万世不易,古法虽疏,永当循用”。祖冲之反击道:“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辞虚贬,窃非所惧。”

——摘编自祖冲之:《辩戴法兴难新历》

《宋书·历志下》

【说明】对圆周率的研究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水井粮仓,大到宇宙星辰的运行轨迹。尤其是对天文研究的影响更大,“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精确掌握了圆周率,才能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祖冲之不仅精算圆周率,还将数学研究与天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制定出了当时最先进的《大明历》。有了更精确历法,老百姓就会依据二十四节气来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除此之外,历法还有更深层的政治寓意。古人相信“大一统”和“天人感应”,认为天文历法中蕴含着宇宙运行的规律和国家兴衰的秘密。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天文历法,将其看做是超越人间统治的最高准则,是中华先民共同遵循的社会秩序,价值认同成为趋向统一的内在驱动力。

材料10:“祖冲之发明水碓磨”

问题2-3:分析材料10回答祖冲之除了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外,还作出了哪些贡献?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研究与现实需求的关系,理解数学和天文学发展对于农业社会的重要指导意义。理解天文历法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大一统”对于君主统治和国家统一的政治文化含义,理解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理解科学家祖冲之唯实求真、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北魏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探究3】为何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被称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问题3-1:分析材料11,回答贾思勰为何要编写《齐民要术》?

材料11:“加以政令失所,水旱为灾,一谷不登,胔腐(zì,指尸体)相继。古今同患,所不能止也,嗟乎!”

——《齐民要术·序》

【设计意图】了解北方因少数民族入侵对农业带来的巨大破坏,理解贾思勰关注民生,关注时代重大问题。阅读课本、提取信息了解贾思勰编写农书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问题3-2:分析材料12,提炼《齐民要术》涉及哪些农业领域?概括其特点。

材料12:《齐民要术》目录简表

【设计意图】通过目录简表,学生概括农书涉及的多种农业领域,了解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的概念,了解农业百科全书的含义。理解农业经济是各民族经济密切交往的基石,知道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恢复并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精耕细作、多元交汇的特点,为在更广阔的疆域内趋向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问题3-3:分析材料13,概括《齐民要术》的重要价值。

材料13:历代农书传承简表

【设计意图】理解农书对于农业社会经济的指导性作用,认识中国古代农业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是国家趋向统一的物质基础和必然要求。

【探究4】王羲之、祖冲之、贾思勰为何都能成为历史杰出人物?

【预案】三者都非常关注社会的重大需求,继承借鉴前人的成果,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取得突破性成果。他们“杰出”的表现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阶段特征高度一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杰出人物个体成功的原因以及个体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历史发展大趋势之间的关系。

【环节3】在【环节1-2】的基础上,形成结构化板书

【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书法艺术、科学技术和农业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继承了秦汉大统一时期留下来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创新,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尽管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社会动荡,这些优秀的先民就像精神的纤夫一样,总能凭借文化的力量,推动历史的巨轮,驶出漩涡,走向下一个统一的盛世。

【环节4】评价:运用学科视角解决问题

布置课后作业:为何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以西汉“大一统”王朝的版图为基础?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课堂师生探究学习其他杰出历史人物的思路来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理解在“大一统”思想影响下的地理学家将渴望国家统一的想法融入自己的学术著作,理解价值认同是趋向统一的核心。

本文以初中“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为课例,阐述对“趋向统一”这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的课堂教学理解,探索其实现的具体路径。课前,界定“趋向统一”的内涵,厘清魏晋南北朝文化与“趋向统一”的关系;课中,以问题串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取得杰出成就”和“成为杰出历史人物”的原因。学生理解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文化不同层面与“趋向统一”阶段特征的关系。课后,运用所学解决相同的历史问题,为学生运用学科视角解决问题搭建平台。上述学习过程,是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过程,以“趋向统一”这一阶段特征为核心,以魏晋南北朝文化为引领,通过探究问题串使学习内容情境化,而形成结构化板书又使所学内容结构化。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基于史实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在系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整体性,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或者割裂地理解历史,将历史学习变成机械的散点记忆。更重要的,在探究阶段特征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思考成就历史杰出人物“杰出”的原因,从中逐渐学会自觉关注国际国内大势,投身于发现、提出并解决能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作者简介】李莉,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李静,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方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分校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推荐访问:趋向 特征 阶段 魏晋南北朝 文化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