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诊断不明肺部肿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6 10:09:4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诊断不明肺部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取得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分析该方法诊断肺部肿块的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26例患者中123例(97.6%)获得活体组织标本,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为恶性病变111例(阳性率90.2%);3例未能确诊;18例(14.3%)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较为严重并需要处理。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有效、微创和较为安全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肿块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2)03-0332-03

肺部肿块是胸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变,而病理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其定性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对诊断不明的肺部肿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用的确诊手段。我科自从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对126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检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患者,其中男87例,女3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2岁,平均56.3岁。病灶分布右上肺35例,右中肺9例,右下肺30例,左上肺23例,左下肺29例。肿块直径1.2~8.5cm,平均3.6cm,直径<3cm 92例。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痰液和胸水细胞病理学无法获得确诊,或者患者和家属不同意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病情严重无法配合穿刺操作,所有病例均需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或有出血性疾病,肺淤血、肺动脉高压、严重肺大泡及重度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等情况。

1.2材料

美国GE公司生产的prospeed AI CT机,意大利一次性穿刺活检针(16G,18G),自制铅粒胶布定位条。

1.3方法

术前常规作血常规、凝血5项、肝肾功能和心电图、胸部增强CT扫描等检查。同时嘱患者练习平静呼吸末屏气动作,以使患者行胸部CT扫描和肺穿刺时处于同一呼吸相,尽量避免穿刺误差。根据患者CT片上胸部肿块与体表的距离、相邻组织器官的关系,选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为穿刺体位。操作前将自制铅粒胶布定位条置于肿块相应体表位置,对肺部肿块及相邻肺野做5mm层厚CT扫描,根据结果确定体表穿刺部位、皮肤与壁层胸膜的距离、皮肤与肿块浅面和深面的距离,以及进针角度,定位应注意避开胸部大血管、骨骼和心脏等组织,以防止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术前常规使用碘伏皮肤消毒,铺无菌巾,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5~10ml行局部浸润麻醉。将活检针自定位点刺入皮肤后按预定角度插入到达壁层胸膜,嘱患者屏气后迅速将穿刺针按预定深度刺入胸部肿块内5~10mm。再次行CT扫描,确定穿刺针已进入肿块内,插入活检针针芯,适当旋转后击发完成活检穿刺,将活检组织放人装有95%乙醇溶液中固定,一般行穿刺活检2~3次,最多5次,操作结束后常规压迫穿刺点止血约1min,无菌纱布覆盖,将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常规复查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肺内出血、气胸和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 结果

2.1病理结果

本组126例患者中123例(97.6%)获得组织标本与诊断,其中恶性病变111例(阳性率90.2%),结核病5例,肺错构瘤2例,曲球菌感染1例,炎性肿块4例;仅3例未能穿刺获得活体组织而无法确诊。恶性病变中鳞状细胞癌57例,腺癌43例,小细胞肺癌6例,未分化癌3例,转移癌2例。

2.2并发症

本组患者中出现肺内出血16例(12.7%),均少量,未处理;气胸13例(10.3%),1例经胸腔闭式引流处理后治愈,余12例自行吸收。咯血9例(7.1%),其中2例咯血>100ml者,经积极止血治疗后消失;血胸2例(1.6%);元大出血休克和针道转移患者。

3 讨论

肺部肿块是一种常见病症,作为肺癌的常见表现,如何尽早明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治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为一种重要诊断手段,为肺癌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前提条件。对于肺部肿块,尤其高度怀疑是肺癌的病例,若病灶位于亚段及亚段以上支气管,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活检得以确诊,如果病灶属于支气管管外病变或支气管已发生阻塞扭曲时,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往往很难奏效。外周性肺部肿块有咯血或胸腔积液的病例,可以先行痰或胸水涂片找细胞、病理学证据,但其阳性率较低。对于肺部肿块,如考虑炎症病变,经过1~2周抗感染治疗未见缩小,应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以免延误病情。如果有手术适应证,患者和家属同意可直接手术治疗,也可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有病理诊断再手术治疗。临床上一些已出现明确肺内、脑部、骨骼、肾上腺等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已失去根治手术机会,如其要求积极治疗,也可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其病理类型,指导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合理使用化疗药物。在本组病例中,经穿刺病理学证实肺部肿块为恶性肿瘤的比例为90.2%,和文献报道肺部肿块CT导向下活检确诊率多在70%~100%间基本一致,是一种特异性和可信度很高的检查方法。因此,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主要并发症为肺内出血、气胸和血胸,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空气栓塞、针道转移。穿刺定位和方法是取得良好病理标本、减少并发症的保证。穿刺点应尽量选择距离肿块最近部位,靠近胸壁或与胸膜粘连处,应避开肋骨与肩胛骨阻挡处;远离胸部大血管和心脏,沿肋骨上缘进针,尽量减少穿刺次数,这样可减少气胸和出血的发生。穿刺时,为确保取材良好,常规穿刺2~3次,穿刺过多可能导致肺内出血。较大的肺部肿块,其中间常有液化坏死区,应尽量穿取肿块的周边组织以提高成功率。肺内出血多表现为穿刺部位肺内长条状或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小部分患者穿刺的同时或穿刺后出现咯血,但大部分出血量不多,一般不需要作特殊处理,出血会自行停止和吸收。本组病例中肺内出血16例,占12.7%,均少量,未处理。咯血9例,占7.1%,其中2例咯血>100ml,经回病房积极止血治疗后好转,其余7例未经治疗自行好转。出血原因考虑与重复多次穿刺、肿块局部血供丰富或穿刺定位靠近血管相关。气胸是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考虑与患者的年龄和穿刺次数密切相关,老年患者,多合并有肺气肿,肺气肿越严重,穿刺次数越多越容易出现气胸。本组病例中出现气胸13例,占10.3%,其中1例患者拔针后出现胸闷、气促和呼吸困难现象,复查CT扫描提示肺压缩达50%,经输氧、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处理后治愈,其余12例均自行吸收。预防该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产生的最好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靠近胸壁处的病灶、胸膜粘连处、避开肺大泡、减少穿刺数。血胸也是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多是穿刺损伤肺血管、肋间动脉所致,但极少见,本组病例出现血胸2例,占1.6%,均少量,患者无自觉症状,术后未作特殊处理。在穿刺准备阶段应仔细阅读CT片,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位于纵隔内、靠近纵隔或肺门旁的肺肿块病变常规行增强扫描,以明确肺肿块病变血供情况及与相邻大血管的关系,进行穿刺时要仔细操作,避免损伤相邻大血管可减少损伤。术中沿肋骨上缘进针穿刺也是有效预防措施。如大量出血可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症状,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征,及时足量补液,严重时可输血及胸腔闭式引流处理,经治疗后如出血不止,休克加重,应及时开胸止血。本组病例中未出现空气栓塞、穿刺针道转移病例。本组患者有3例未能获得诊断,其中1例因为进针穿刺中出现多量咯血而停止操作;1例因穿刺后胸痛明显,患者坚决拒绝进一步穿刺操作;另1例则未能穿刺出活体组织,考虑可能与肺内肿块大部分液化坏死有关,用注射器抽吸仅有少量淡褐色积液,行细胞学涂片未发现致病菌和癌细胞。笔者认为操作前精确定位,操作中患者很好配合屏气,实行多点穿刺是穿刺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总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技术具有定位准确、直接、快速、微创、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等优点,是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标本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肺部肿块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向秋]

推荐访问:活检 肿块 穿刺 肺部 不明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