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艾滋病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观察

时间:2022-03-25 10:36: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道传染病合并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呼吸道传染病患者53例,在治疗期间给予预防及控制措施,观察预防与控制效果。 结果 53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控制后,呼吸道传染病均痊愈,痊愈率100%;成为传染源1例,发生率1.9%;掌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良好48例,占90.6%。 结论 艾滋病患者治疗期间,通过预防及控制措施的实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道症状,提高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能力。

[关键词] 艾滋病;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6)08(c)-00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combined with AIDS. Methods 5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combined with AID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were giv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during treatment,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control, th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of 53 cases of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the cure rate was 100%, 1 case became the infectious sourc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9%, and 48 cases had a good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of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accounting for 90.6%. Conclusion During treatment, implement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live the respiratory symptoms of AIDS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prevent the respiratory infe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AIDS;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

艾滋病(Acque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引发原因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全世界现存AIDS患者约3 400万例,我国约40万例,死亡7万例。艾滋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艾滋病以免疫功能损伤、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呼吸道感染为艾滋病患者较易发生的感染之一,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需要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积极的预防及控制,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分析呼吸道传染病合并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该院以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治疗及护理期间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呼吸道传染病患者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24~51岁,平均(42.6±1.5)岁;艾滋病感染途径:静脉吸毒31例,其他22例;呼吸道传染病类型:流行性感冒16例,麻疹14例,风疹13例,肺结核10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5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诊断标准,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接受相应的治疗,并在护理中融入预防及控制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预防措施: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如发现呼吸道感染,立即给予患者相应的检查,依据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标准,确定呼吸道感染是否具备传染性,如不具备,按照常规消化道感染方法予以治疗及护理,如存在感染性,立即给予患者隔离处理,并对病房环境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保证医院其他患者的安全。同时,隔离合并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病房也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做好病房通风工作,预防呼吸道感染病的再次传播。(2)临床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合并呼吸道传染病后,需要严格隔离,与家属见面机会减少,导致患者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变化,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将呼吸道传染病可被治愈的结果传达给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效果。②健康教育:呼吸道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较易发生的感染类型,诱发原因比较多,即可能由医源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患者自身原因引起,在未发生呼吸道感染之前,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认识,将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方法详细地讲解给患者,提高患者自身的预防意识,嘱咐患者尽量远离人口密集区域,冬季时做好保暖工作,并将保护呼吸道的方法告知患者,提高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能力。患者一旦合并呼吸道传染病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避免患者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促进呼吸道传染病的痊愈[1]。③严格实施隔离制度:艾滋病患者合并呼吸道传染病后,对于患者的排泄物,应严格进行处理,预防传染其他患者,患者使用医疗器械后,彻底消毒,避免其他患者使用医疗器械后感染。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必须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戴手套等,并在操作完成后彻底的洗手、消毒等,预防自己被传染。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包含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并对患者的尿液、大便、痰液颜色和性质进行观察、检测,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给予患者对症处理。

2 结果

53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控制后,临床症状全部消除42例,明显改善11例,呼吸道传染病均痊愈,痊愈率100%。经过积极的预防后,成为传染源1例,发生率1.9%。经调查可知,53例患者中,掌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良好48例,占90.6%。

3 讨论

在全球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类型中,艾滋病占据第4位,危害极大。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主要包含两种,一种为社区获得性感染,一种为医院感染,这其中,医院感染导致的死亡率比较高[2]。多数学者研究显示,艾滋病患者伴有机会性感染时,医院感染通常会与其发生重叠,加剧患者感染程度,提升治疗的难度,造成患者死亡[3]。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中,高危因素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二联以上抗菌药物。艾滋病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越高,尤其是超过1个月时,发生率会显著提升。此外,艾滋病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及免疫力都比较低,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等为艾滋病患者临床中常见的感染类型,而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存在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一旦合并呼吸道传染病,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临床治疗艾滋病患者时,应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春季和冬季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比较高的季节,而且比较容易传染流行,临床中应十分重视预防及控制工作[4]。呼吸道受到病原体的侵入后,会引发呼吸道感染,当感染具备传染性时,发展为呼吸道传染病。医护人员应在治疗及护理患者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正确认识呼吸道传染病,并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诱发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提高自身预防意识及预防能力[5]。嘱咐患者冬春高发季节做好防护工作,注意保暖,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如艾滋病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呼吸道传染病后,医护人员不仅要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同时,还用彻底落实、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科学地实施管理,防止呼吸道疾病的蔓延及传播。患者合并呼吸道传染病治疗期间,除了合理的预防及控制外,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尽早控制传染病病情,避免成为传染源。此外,还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嘱咐患者平时适当运动,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科学饮食,保证机体营养,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

艾滋病患者还常出现其他类型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免疫功能进一步损害,同时随着级别的进展,患者还常出现功能障碍性疾病,因反复性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还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因活动减少、社会几乎消失,患者还出现乏力、易疲劳等症状,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自理能力进一步减弱。绝大多数艾滋病患者在家中疗养,定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如何有效地对出院患者开展干预,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一直是公共卫生管理难题。许多艾滋病患者为青中年人,文化水平也较高,能够通过自我学习了解呼吸道感染预防的方法,但因缺乏治疗信心、长期抑郁,加之病情加重,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自护的意愿不足,有些患者自暴自弃,不愿意参加户外活动,缺乏锻炼,造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体力减退,各种预防措施能省则省,对个人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此外,另有部分患者经济状况较差,对消毒物品、口罩等防护用品无力支付。故医院有必要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利用相关行政支持政策,提供免费的口罩等卫生用品,提供远程支持,帮助联系志愿者服务,帮助开展清洁管理。建立病友联系组织,鼓励互助。做好督导,鼓励外出活动,增强体能。

综上所述,预防及控制合并艾滋病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时,应在分析诱发原因的基础上进行,以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降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艾滋病患者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方巧云,琚雄飞,曾健君.荧光定量PCR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 14(5):321-324.

[2] 黄丽芬,邓子德,叶晓新,等.345例艾滋病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3):178-181.

[3] 李莉,邸泽青,李雨波,等.我国三种人群常见多发传染病知识与预防技能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8):677-681.

[4] 周珺,熊英,段招军.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J].疾病监测,2015,30(3):245-250.

[5] 王鲜平,杨慧宁,高敏,等.构建综合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89-3391.

(收稿日期:2016-05-26)

推荐访问:呼吸道 传染病 艾滋病 合并 预防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