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工程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2-03-22 11:21:48 来源:网友投稿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显著,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建设规划须立足长远,统筹兼顾,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特别要注重科学布局,着眼未来。

城市市政建设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具体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交通设施、给排水设施、城市防洪设施,以及照明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

城市市政建设工程对城市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工程建设,更要注重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尤其是市政建设工程的长远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1市政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规划体系中,一般由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直接进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可能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情况,导致工程建设难以全面协调和快速推进,既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又影响工程进度。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般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和人口等规划指标,仅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同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出指导性要求。在控制性详细性规划中,重点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场站设施控制用地和各类管线的规模需求,且往往由于本身规划范围较小,难以从更大范围的大系统角度出发形成完整的工程体系,并缺乏工程实施必需的准确竖向和坡度数据等技术指标。这两个规划层次的市政工程规划均有相当的局限性,其成果难以达到指导工程具体实施的深度。因此,在总体规划范围内,开展全面、系统、指导实施的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既是上层次规划的深化与落实,又从更大范围的角度,整体上、系统上考虑各项基础设施的配置与建设,是进行控制性规划(市政部分)甚至道路施工图设计的依据。通过对市政工程各专项内容深入细致的研究,确定市政设施的规模,落实用地,从更大的区域角度,统筹考虑防洪排涝、河流水系和大型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确定道路及各种管线的尺寸、坡度、标高等设计要素,以直接指导下一步控制性规划、施工图设计和地块的开发建设等。

2市政工程规划的特点

2.1系统性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系统延续性,既要落实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要求,又能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市政施工图设计。

2.2综合性

一方面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强调与其他规划专业、部门(如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专业管理部门的行业规划)的协调;另一方面,市政工程规划注重内部各专业的共同参与,通过防洪、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各专业的合作和协调,提出市政工程规划的优化方案。

2.3可实施性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是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向实施推进的一个阶段性规划,因此,必须强调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

2.4经济性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鼓励市政规划系统优化,各工程专业的规划方案应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并强调各专业规划组合在一起是最优化和经济的方案。

3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实施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成果是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道路、管线及竖向规划的依据。在实际的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中,可以在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开发的需要,进一步加密支路网和微循环的管线系统,但不能改变主要道路的控制点平面位置和竖向标高。

3.1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可有效指导道路施工图设计。

单条道路的设计一般仅测量道路中心线两侧100米以内(一般测量总宽度为道路红线的两倍),施工图设计者难以准确了解周边更大范围场地的情况,难以准确界定穿越道路的桥涵规模,也难以从全局上掌握各类管线设施的竖向衔接。市政工程专项规划从系统上、全方位考虑道路、场地竖向及管线设施,提出规划指标和控制要求,实际上起到总体协调的作用,不仅可以指导单条道路的施工图设计,而且可以引导全面的场地开发建设或多条道路同时展开设计。

3.2有效的规划管理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是规划管理部门有效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为相关规划和设计文件的审批奠定基础。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的成果甚至可以汇总在一张图上,将不同专业成果分层设置,大大简化了规划管理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规划管理效率。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是面向实施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的编制,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规划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尤其适用于项目建设周期紧迫、多层次规划并列进行、大规模建设同时展开的项目。

4市政规划的作用与地位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步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城市设计结合各个层次的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的空间决策作用日益重要,其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需要明确和提升。根据城市设计所涉及的范围规模,可将城市设计分为小、中、大型城市设计,不同类型的往往伴随不同的规划层次,重点关注的问题方向和决定性要素也不一样。

城市规划中,结合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做相应的城市设计是必要的步骤,但由于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和相关规定中并没有将城市设计纳入法定规划范畴,因此,在传统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中,城市设计一直从属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越是在宏观领域里,城市设计在城市空间布局的引导作用越微薄。

虽然缺乏法定的规划地位,但是城市设计在规划中的作用非同一般,总规和控规主要是在二维空间对功能布局、建设容量和用地性质等重大问题作出规定,而对城市空间方面缺乏直观的感受和判断,难以体现城市的整体秩序和特征。城市设计在三维空间设计方面弥补了不足。城市设计是在客观现实的理性分析基础上,对各种层次的形态环境进行创作性设计,并形成相应的政策框架,通过对后续具体工程设计的作用予以实施,是一种“二次设计”的过程。

4.1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加强建筑设计管理。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科学性。

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

4.2提升城市建筑水准

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建筑安全监管。实施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加强对既有建筑改扩建、装饰装修、工程加固的质量安全监管。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提升工程质量。

4.3推进节能城市建设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自然气候特点,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完善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评价体系,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标准。

实施城市节能工程。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明确供热采暖系统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技术要求,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估监督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4.4完善城市公共服务

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逐步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4.5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

4.6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排涝系统建设标准,加快实施改造。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加强设施运行管理。建立城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确保饮水安全。加强城市安全监管,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4.7营造城市宜居环境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建设海绵城市,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缓解雨洪内涝压力,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建设森林城市。推行生态绿化方式,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广植当地树种,减少人工干预,让乔灌草合理搭配、自然生长。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改变城市建设中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

推进污水大气治理。强化城市污水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总之,加强城市市政规划设计及保障设计科学合理地实施好,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城市宜居及出行安全等各方面意义重大,政府部门既要重视规划,也要重视实施和有效维护,让规划变成现实并得以长期保持尤为重要。

推荐访问:城市规划 市政 工程规划 地位 作用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