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探究

时间:2022-03-21 09:50:15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首评价模型,文章通过多因素综合评议法确定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议等级,从而为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师教学管理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职教师;教学质量;模糊评价

一、高职教师教学质量的模糊特性

教师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工作固有的特性,是满足学生发展、社会需求等各方面规定或潜在要求的一种程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具体呈现为学生群体通过教师教学的引导教育所获得的思想、人格、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总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可为教学人员的行为提供强有力的向导,也大大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教学素质,从而能够更好的培养与社会衔接对口的高技能型人才。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在实践操作中难以客观化、精确化,加上教学对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质量的内涵外延均不是确切的、可量化的,涉及到的很多信息存在不完全、不充分的特点,决定了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动态性。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存在很多的不足,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為例,本校教学质量评价以获取的个别学生、督导有限听课等的统计数据基础上,仅仅采取简单的加权算法来划分等级,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评价不公平、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很多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质量等级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管理的实施。鉴于教学质量的模糊特性,本文认为,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将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可以解决教学质量评价过于主观的缺陷,大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出发点,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严格遵循针对性、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公众化的设计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目标层,下设课堂教学、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人格魅力四项分指标作为准则层,分析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能反映相互关系的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五、结束语

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分析,构建了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避免了一般定性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实现了定性+定量的结合,为公正、客观评价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给专业教师的发展建立了详实的框架体系,同时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鲍步云等.高校教学质量模糊评价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73-74.

[2] 刘昭斌.高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5)29.

[3] 宋晓秋.模糊数学原理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3.

[4] 夏红云,郭云贵.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83-184.

[5] 张玲.模糊数学在教师综合素质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18.

[6] 毛文林,王中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4(1)13-14.

【作者简介】

夏彩云,山东潍坊人,讲师,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高职 教学质量 探究 综合评价 模糊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