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课程高效率运作探讨

时间:2022-03-19 12:50:2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课程信息化设计与运行符合新时代教育的市场需求,但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的课程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建立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辛苦的历程。信息化课程从设计到实施到评价过程中,难免遇到效率低下等问题。初步分析了信息化课程运作低效率的突出问题,浅析了若干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课程设计;高效率策略;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是从最初的依赖电视广播技术传播的远程教育,发展到依赖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是从规模化精品课程教育发展到课程资源库建设;是从普通网络课程建设发展到了炙手可热的多平台的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课、幕课和翻转课堂等等。课程建设的信息化途径,借助于迅猛变革的信息化硬件软件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学者和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它是师生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也是基于信息技术在师生间开展的教学活动。[1]课程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设计与运行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的市场需求,但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辅助的课程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建立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历程。信息化课程从设计到实施到评价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效率低下的问题。[2]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团队成员在《生化与微生物》等课程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历,总结并分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第一,部分信息化课程实施操作流程繁琐效率较低。在课程信息化设计理念生成时,涉及到的多是宏观层面,虽然宏观层面符合各种教学原理规则,但是在进入微观实际操作时,原先的信息化课程设计理念存在着少量弊端。例如部分信息化课程实施操作流程繁琐,课程文件众多,操作费时费力,运作成本高,时间长。部分信息化课程在实施时,参与了众多人员的,消耗了较多资金的,短期可操作性缺乏,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积累。

第二,部分课程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效率偏差比较大,师生都很辛苦。当有多门课程同时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时,学生压力比较大,部分同学疲于应付。学生的大量时间都消耗在了材料的制作与幻灯片汇报上,而抽不出精力来理解知识点与操作要点。

第三,部分网络资源库、精品课程平台资源和公开课资源的利用率还不够充分。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时间很短,部分课程缺乏信息化教学资源,部分信息化课程资源库标准还不够完备,在如何高效率利用资源库方面也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方法和模式,造成了资源库的利用率不高。[3]

第四,考评方法不够科学,过于繁琐。部分信息化课程实施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解有误区。由于过于注重过程评价的形式,而忽视了过程评价的初始作用,重视评价的表格的制作,书面文件的积累等,导致了课程评价虽借助了网络平台,但过于流于形式,效率较低。

面对课程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设计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文献知识、团队调研小结以及实际操作经历,现将相关初步解决方案做浅层小结。

2 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初探

1)深入发掘和利用现有国内外多语言版本对应课程网络资源

第一,可以充分利用在线的外文多媒体资源。如TED专业视频资源(http://),Yahoo在线云视频资源等等(http://)。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于1984 年,由美国人理查德·S·乌尔曼创办,他是非盈利组织种子基金会下设的大会,总部设在美国,其最初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2012年,3月TED 在YouTube上开设了专门的教育栏目“TED-ED”,全世界的教育者都可以在“http://education.ted.com/”这个站点上传自己的视频,TED 希望能“邀请全球的教师提交他们最棒的课程”。[4]

第二,组织学生协同收集利用现有的公开共享资源。例如网易公开课,爱奇艺、幕课等网络资源。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计算机、平板、手机等硬件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迅猛的提高、发展和革新。因此国内在线教育教学课程视频也日趋丰富。因此,我们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指导文件,课前预习掌握课堂所需要的浅显的知识点与操作要点,学生先天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苏伽特.米特拉通過在印度进行知名的教育实验,墙中洞,发现一定条件下,孩子们可自组织的方式学会使用从未接触过的电脑接触不同语言的外部世界。2013年,他还提出“六至十三岁的孩子可以自己组织起来学会这一切新事物:在线聊天、收发邮件,听音乐,看视频”。[5]

第三,发动学生寻找修改制作和共享网络视频动画资源,从而扩充课外资源。通过采取一些可行的,如加分或者公开署名等方式,激励措施,发动学生寻找和共享网络视频动画资源,从而扩充课外资源。单独靠教师扩充课外资源效率太低,而且不能适应不断更新的年轻学生群体。

在课程复习讨论时,发动学生进行简单操作单元的微课制作与演示。在课程阶段性复习讨论时,学生微视频可以是图片动态加配音,可以是网络视频资源剪接后配音的加工等等。学生分组协作,参与到资源的制作过程中来。①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他们的成就感。想较于以往,让学生做PPT汇报,学生应付了事,参与度不够。②在学生分组为微视频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时间分配观念。③通过学生参与简单操作单元的微课制作,加大学生的理解能力。

2)利用微信、微博Email、QQ等做好课后实时互动,注重同伴协作,同伴协同教学法。利用移动平台在课堂课后,让掌握了某些知识点的同学帮助未掌握的同学。鼓励同学在网站进行在线提问与答疑,根据参与回帖频次加分。在QQ空间的群论坛里,学生可以就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发帖,教师和其他群成员对该帖子均可以进行回复。帖子和相关回复可以长期保留在网页中,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回顾,不断进行反思加深体会,从而修正理解的偏差。

3)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多平台共享。学生手机、平板、电脑等普及,可以利用手机等作为网络客户端工具,通过微信、QQ群,校园网路教学平台等进行资源共享与互动。

4)修正课程评价操作流程

第一,简化传统形成性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方式合理,革新了以往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过于按照文献方法进行形成性评价,强调流程的各种表格设计。这样可能会导致评价太过注重形式,同时加大了课程教学中的消耗,“教与学”的核心过程反而被忽视。实际课程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简化评价流程,注重以学生的参与度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核心考核指标。[6]

第二,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评价,明显提高评价效率。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辅助评价,减少教师评价工作量,及时展示评价阶段性结果,学生能根据结果做及时调整,如改进个人参与度,改进学习方法等。

第三,对于非网络评价阶段,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可以提高评价效率,同时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评价尺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且能发挥参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信息化技术辅助课程教学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必然,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理论与特定课程间的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来克服。信息化技术应该是课程发展的动力源,而不应该是新的压力源,如何高效率运作信息化技术辅助的高职课程,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与积累。

【参考文献】

[1]胡晓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现代情报,2005,07:213-215.

[2]朱莎莎.信息化教学案例的研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宁波大学,2008.

[3]易彪.課程网络平台资源学生共享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6:8267-8269+8276.

[4]洪岩,梁林梅.从精英到公众的开放资源:TED的发展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3,04:12-15.

[5]汪基德,颜荆京,汪滢.“墙中洞”试验的理论透视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5,01:5-8+28.

[6]孔晓楠.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课程活动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杨玉洁]

推荐访问:信息化 探讨 运作 课程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