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对现实”在奥地利

时间:2022-03-16 09:58:25 来源:网友投稿

奥地利当代艺术博物馆坐落在维也纳博物馆区的一个由过去的皇家马厩改成的博物馆中心内,它像一个天外来客坠落在这一片古典建筑群内,是维也纳很难得见到的现代建筑。10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与奥地利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并联合主办的“中国:面对现实”展在维也纳开幕,将中国当代艺术的热潮推向了一个高峰。这并不是西方的首场中国当代艺术展,甚至不是奥地利的第一次中国当代艺术展,但面对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热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现象,却似乎还没有多少中国人对此现象做更深层次的思考的时候,这样的国家和国家间交流的讨论当代艺术学术问题的大展,实属难得。尽管中国当代艺术在国内已经声名大涨,特别是像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莫干山路这样通过当代艺术而形成旅游景区的状况,更是将中国的当代艺术置身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但是,鱼龙混杂的当代艺术常常引发专业范围内的争议,使得当代艺术的身份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与在国外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反差,使墙里开花墙外香。不过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近年来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也是必须正视的。如果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代艺术新潮,通过简单的模仿以及一些极端的行为获得了一些外国策展人和收藏家的青睐,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那么,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艺术家的整体素质以及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文化的自觉已是今非昔比,“中国:面对现实”展就可以说明其中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在国外已形成气候,不论是通过拍卖形成的高价,还是当代艺术本身,都令人们刮目相看。很多作品的外形和内涵都给观众新鲜和深刻的启发,很多展览和艺术家本人都不惜重金创作和打造气势宏大的作品。在“中国:面对现实”这个展览中,为了汪建伟的一件作品,博物馆不惜将朝向广场的两个外立面墙面上的外挂装饰材料卸掉,其间的难度一言难尽,仅这一件作品的安装费就价格不菲。

展览学术研讨会

整个展览主要占用了博物馆四层展厅。第一层展厅主要展示方力钧、张晓刚、岳敏君的代表作和新作。作品数量和形制都很丰富,包括了艺术家的油画、雕塑和摄影等种类的作品,意在梳理这几个艺术家这几年来的创作脉络,展览效果具有明显的文献性质。

第二层展厅则是以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大型装置和尺幅较大的架上作品为主。其中刘建华、陈文令的装置、雕塑最为引人注目。刘建华的作品《义乌制造》在展厅的主墙面上固定了一个真实大小的开放式的集装箱,从集装箱内倾倒出作者从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购买的数以万计的各色小商品,视觉效果极其强烈。陈文令的雕塑风格体现出一种世俗主义的特征。他敏感于在一个极速膨胀的消费时代里社会滋生的享乐主义,一直在寻找表达、揭露并批判这种世俗现实的语言,其结果是在人与动物的“生物性”上找到了表达的契机。在语言上,陈文令吸收了喜剧性造型,比如肥胖圆浑的躯体、呆痴的表情和噘起的嘴等细节。形式上的实验一直是陈文令雕塑实践的重要部分。与传统的雕塑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一种可以自由摆放和组合的结构。这次展览展出了他的三件新作,其中两件就在第二层展厅内,《英勇奋斗》是他的系列代表作品。这件作品被悬挂在展厅的天花板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和危机感;而《中国风景2》是陈文令近两年来的主要新作之一。近年来,陈文令以庞大体量的金属雕塑塑造了一种令人迷幻的风景,在那里,植物和人物粘连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而整个形象又呈现出“熔化”的特点。在不锈钢的反光下,他的作品犹如一个巨大的现实迷宫,折射出现实的斑斓光彩,又有强烈的虚幻性。这件体量感很重的作品被直接放置在展厅地面上与被悬挂起来的《英勇奋斗》互相呼应。此展厅同时还展出包括申玲、刘小东、周啸虎、杨劲松、刘庆和、向京、宋冬、尹秀珍等艺术家的作品。刘庆和是最早开始从传统的水墨艺术内部进行实验并积极倡导水墨介入当代生活的实践者之一,自90年代以来,他所创造的一系列水墨人物形象,已成为现代水墨画的代表性符号,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刘庆和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和他本人的创造状态,显示了中国传统水墨语言在介入当代生活中的从容不迫以及在现代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申玲的绘画表现的都是天天发生在她身边的事,为其消耗燃尽内心的激动,使她对生活的每一细节和瞬间都焕发出热情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作为女人和妻子,她对日常家居生活近乎痴迷的执着。她抓取的是一些毫无美感的生活碎片,以直叙的艺术情节、散文诗般的语言结体描绘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情状,显露出当下社会生活时尚、审美心理的悄然变化。在中国艺术界,刘小东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新生代”的代表人物,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是真实地描绘个人在当下现实中的处境,对现实不作带有画家本人明确否定或肯定的价值判断,更多的是一种“冷眼旁观”心态的表露。刘小东的绘画风格源自西方绘画深厚的具象传统,这个传统曾经是人们解读世界与历史的视觉途径,并构成了人们对具体情节和事物的表述与记忆。但是,他把传统的现实主义发展成一种以自我的经历和体验为中心的新现实主义,借助他自己熟悉的事件与人物诉说着他对人生的感受与体味。杨劲松是一个擅长驾驭形式的艺术家。其作品中有夫妻间的相敬如宾,有激情生活遗留的痕迹,有疏懒和怠惰的情调,有挥之不去的浪漫景观,在安逸、轻佻,亲密无间的表面下,有着激烈的冲突。他把温馨的家庭比喻成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场,任意驰骋,这是一场寂静的厮杀,表现出艺术家对色彩韵律的超凡感觉。他更多偏重以经过调配的颜色作为画面基调,突出表现明暗色差,同时,画面加入了许多色彩鲜艳的微小色块,被赋予充沛的活力。选择这些艺术家参加展览,充实了展览的学术内涵,而这些优秀作品则为展览带来了光鲜和丰富的外在形貌。

第三层展厅主要展示摄影作品,包括了缪晓春的新作和年轻一代艺术家宋涛的装置摄影。值得一提的是宋涛的摄影作品附着在一块块独立的地板砖上,再形成一块地板铺在博物馆的水泥地上,观众在博物馆行走的过程中欣赏作品,品味独特。

在展厅举办的展览开幕式

第四层展厅主要展出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了“他们”组合、“UNMASK”组合、李晖、陈可、徐震、曾浩、季大纯等的新作和代表作。这一层整体感觉格调清新,空间内充满着虚幻和超现实气氛。当然,展览还包括了放置在室外的王建伟和陈文令的雕塑作品,使得展览的空间从室内延续到室外,并无限扩大。

展览开幕当天上午,奥地利相关部门专门为此召开了颇具规模的新闻发布会,与会有近50家来自欧洲各国的记者朋友和艺术家朋友。开幕式也是别出心裁,分为两个场次:第一场是和艺术家宋冬的作品《吃城市》结合在一起的。宋冬为此次展览专门设计和创作了他的系列作品《吃城市》。为了完成这件作品,宋冬和奥地利当地许多年轻人一起在开幕式的空间里用奥地利生产的巧克力、饼干和各种各样的糖果花四天时间搭建了一座空想的城池,而开幕式当天所有参加展览的观众可以随意吃掉这些食物,把城市吃进大家的肚子。另一场开幕式则相对正式,主办方在第二层主展厅举行了盛大的开幕仪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词的有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卢永华、奥地利联邦总理府官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奥地利博物馆馆长科普。当晚参观展览的观众达数千人之多,气氛热烈。

“中国:面对现实”是一个严肃讨论中国现实问题和中国当代艺术自身问题的学术展览,更是中国和奥地利两国间官方第一次以当代艺术为桥梁进行交流的佐证,同时也是中国美术馆今年重要的对外艺术交流项目。

推荐访问:奥地利 中国 面对 现实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