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从行政管理回归专业领导

时间:2022-03-13 10:02:34 来源:网友投稿

在学校系统中,校长的角色和职能究竟是管理者还是领导者?

从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上,管理者基本上是基于现实条件做事,着眼于眼前和短期成效,领导者则着眼于未来发展而引领改革,注重长远发展。从做事的重心上,管理者侧重于做事方法的正确(正确地做事),关心做什么、怎么做,领导者侧重于做事的方向正确(做正确的事),关心是什么、为什么。因此,管理者强调执行计划、改善现状的战术,领导者强调建立愿景、创造未来的战略。在视野层面,管理者侧重于具体组织(单位)的利益,注重自身职能的发挥,往往“只见树木”,领导者则能站在全局的立场上综合地思考问题,可以“俯瞰森林”。

具体到学校中,人们希望校长是一位专业领导。这种“专业领导”具体表现在校长的变革领导力、文化领导力、人际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以及教学领导力等与学校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领域。校长的变革领导力,表现为校长对学校事业的战略管理,校长需要根据学校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学校未来发展作出预判,并制定系统的学校发展规划。校长的文化领导力表现为校长在学校已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引领学校文化与时俱进,建立与完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学校精神以及包括学风、教风与校风在内的学校氛围,将共同的教育价值观与体现学校精神的理想、价值、行为准则等融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校长的人际领导力表现为,在广泛深入的人际沟通基础上对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知人善任,表现为对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引领以及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促进,表现为校长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关注与促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表现为校长对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以及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学校课程体系的规划,这当中,既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个性化改造,又包括基于校情、学情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长的教学领导力表现为校长对课堂教学的极大关注,包括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学校的关注,以及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解与促进。

但是,现实中的中小学校长所做的事往往偏于行政事务的管理。基于校长时间管理的研究表明,校长40%以上的时间用于处理行政事务,20%以上的时间用于应付来自上级的各种会议,15%以上的时间用于处理与各种社会部门的协调,10%以上的时间用于参加各类培训,仅有10%的时间用于与学校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活动,校长用于个人思考的时间不到5%。研究发现,10年前,筹措教育经费是许多中小学花时间最多的工作,10年后的今天,用于应付上级部门要求的各种会议的时间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今天的学校与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校长的各种“第一责任人”要求不断增加,教育的“改革”不断高涨,各种“过度的”教育改革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校长从“行政管理”回归到“专业领导”,必须认识到,校長的领导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具体事务的管理,而是观念的领导,是教育理念的引领与促进,是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与指引。这就要求校长要充分认识到分权、授权的意义与价值。在此过程中,校长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当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工作都有德才兼备的管理者和骨干教师独当一面时,那些困扰校长的行政管理责任就得以分担,学校行政管理的压力可以逐级传递,从而保证校长有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来思考、谋划学校发展大计。

推荐访问:行政管理 校长 回归 领导 专业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