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要素分析与培育策略

时间:2022-03-12 10:06:1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要素,并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就业能力

缺乏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发,使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具有就业能力,是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要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的理论综述

1.1 国外的研究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业能力就已成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工具。各国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就业能力及其相关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1990)定义了16项技能,分为7个类别:基础能力即学会学习能力;基本胜任力包括阅读、写作、计算能力;沟通能力包括口头交流技能和倾听能力;开发能力包括自我尊重、动机和目标设定、职业发展能力;适应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地思考能力;群体效果包括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影响能力包括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能力。

美国劳工部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1991)提出21世纪就业人员需具备三大基础和五大能力。三大基础是为能力基础,包括阅读、写作、算术/数学、倾听和表达能力;思维基础,包括创造性地思考、决策判定、问题解决、懂得如何学习、推理能力;素质基础,包括责任意识、自我尊重、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正直/诚实。五大能力是资源确定、组织、规划与分配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对复杂相互关系认知并系统运作的能力、能利用多种科技知识手段进行工作的能力。

澳大利亚工商会和商业理事会(2002)从2001年开始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发布结果认为就业人员需要具备以下8大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创业能力、规划和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

1.2 国内的研究

国内近年来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多。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郑晓明2002年发表《就业能力论》,认为就业能力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事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赵颂平、赵莉(2004)将就业能力概括为五个特征和维度:面向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型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性求职能力以及适应学分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李颖、刘善仕、翁赛珠(2005)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三个维度。谢志远(2005) 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应当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张丽华、刘晟楠(2005)通过实证研究,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问卷,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组成。闫大伟(2007)认为,就业能力具体包括功能性能力、可迁移能力、自我管理或适应能力。郭志文、宋俊虹(2007)认为就业能力研究主要围绕个人特质、个人环境、个人策略和结构要素四个维度展开。黄敬宝(2008)在综述以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后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能够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朱新秤(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包括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刘新民、王垒、吴士健(2009)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个人态度、职业适应性、个性特质,能力维度包括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时间执行能力、印象管理能力等几方面构成。王培君(2010)通过研究,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可由道德力、求职力、从业力、分析力和胜任力五个因子予以表达。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要素构成

就业能力所指的“能力”并不是心理学所指的狭义的能力概念,而是由知识、技能、态度、个性、自我效能感等组成的复杂“能力”体系,这种“能力”体系是与职业紧密相关的,以能否适应职业和就业的竞争为衡量标准,并且是通过学习和能力的开发而塑造和形成的,以能够实现自身职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为目标。

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高等教育、社会文化观念的发展状况考虑,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可以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个人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

2.1 一般能力,指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成功发展职业生涯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即阅读、写作、计算、倾听和表达能力,管理信息、数字处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还包括科学思维和正确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必须这一系列的基本能力。

2.2 特殊能力,指大学毕业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所具备的相关专业领域的素养、知识、理论与技能,并能够运用它从事和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包括对学科知识的系统理解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从事工作的能力,专业领域与职业方面初步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是大学毕业生区别于高级研发者、管理者的,目前具有的、可被雇佣的,能基本胜任并且可向上转化、开发的基本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生存竞争的重要资本。

2.3 个人品质,指大学毕业生经过长期培养、熏陶而成,具有发展潜力和差异性特点的个性品质总和,包括人际关系能力,个人品性,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企业越来越看重的关键能力。

2.4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自身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存量,在应对外部因素影响与变化中调整行为策略求得就业和职业生涯成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自身职业期望、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社会适应能力是就业能力概念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大学毕业生能否在动态的环境中调整、改变自身态度与行为,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升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存量,增强就业和职业生涯的适应能力和可转换性,是企业招聘大学生时重点考察的方面。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个人、学校、企业、政府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

3.1 大学生自身责任

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

3.1.1 在校期间就要积极主动搜寻、了解市场环境变化趋势与职位需求特色,针对性地强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扎实、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奠定未来职业选择的基础能力与发展能力。

3.1.2 有意识地强化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工作经历与经验的积累,拓展实践锻炼的空间与深度,持续地累积存储人际交往、沟通协商、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技能。

3.1.3 合理定位、理性设计、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尽早针对性地采取行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塑造和建立良好的个人品性与形象。

3.1.4 构建广泛的正向人际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本资源,积极参加各类有益的、健康的活动,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与渠道。学会在共处中共享,为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支持基础。

3.1.5 进行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从踏进大学校园开始,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根据外部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利用多种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去实施这个目标。

3.2 高等院校的责任

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关系到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和被社会认可的程度,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承担重要责任。

3.2.1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较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捕捉专业发展动态,开阔学生视野,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

3.2.2 强化就业能力开发理念。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订不同阶段学生主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将整体培养计划与阶段性开发目标结合。将就业指导课程整合嵌入到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有计划、分层次进行指导,而不只是单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

3.2.3 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期的、互动的、有效的联系机制。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还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阶层的客户、同事,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4 强化体验学习模式。鼓励和规范社会实践与见习活动,将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社会调查、假期兼职等有机地纳入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在实践或在工作环境模拟中提升学生各种能力。

3.2.5 教师的结构、质量、多样化上进行改革探索。改变教师实践工作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不足的现状,发挥好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引导作用与示范作用,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带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3.3 企业责任

用人单位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引导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本质内涵就是在毕业离校后能够获得就业、维持就业与必要时重新就业的能力。大学生是企业或组织优质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组织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的生力军,也是培养和选拔高层次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的后续力量,企业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理所当然也应承担责任。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

3.4 政府责任

就业能力作为国民教育和就业政策工具,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对于作为高端人力资源主体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开发,政府层面的协调、导向、扶持和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3.4.1 建立健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应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如大学生就业法、人才保护法、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等,逐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人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

3.4.2 调整政策,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要切实关心这些毕业生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在基层大有作为。

3.4.3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的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教学研究项目,编号ACJYYB201241。

参考文献:

[1]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8(8)

[2]李忠艳、汪永涛.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教育与职业,2010(12)

[3]赖德胜.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政府职责.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

[4]丁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5]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生产力研究,2010(3)

推荐访问:培育 要素 大学生就业 策略 能力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