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全景式校园文化推动“三微”入校园

时间:2022-03-09 10:09:25 来源:网友投稿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中国高等教育未来提出的21世纪之问,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全新课题。

新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地位已发生改变,正在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对高新技术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为迫切;中国的政治地位已悄然转变,正在从主动参与者转变为积极引导者,对全球战略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加急切;中国的文化地位已崭露头角,正在从回应者转变为发声者,对文化传播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为热切;中国的引领地位已初步奠定,正在从理论的借鉴者转变为理论的开创者,对前瞻性理论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为殷切。因此,立足于21世纪中国的人才需要,只有准确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角色定位,明确全景式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才能在根本上以“三微”为突破口,全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一、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是打造中国战略人才储备的关键

知识技能诚然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然而,只是拥有了它们还远不能给予学习者以突破自身极限的能力。学习如果是为了生存只能成为食利者,研究如果是为了名声只能成为博名者。古往今来,食利者与博名者不可能成为国之重器。而问题的原因便在于理想信念的缺失。和普通人理解的不同,理想信念并非空想务虚,而是一门大学问。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信念使我们生存的客观世界革命化。这其中,它赋予社会以新的生产生活结构,促使它推陈出新。历史已经证明,在每一场社会变革的背后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

过去,人们总是将理想信念教育等同于观念认同或者知识输入。这是失之偏颇的。这种观点只是抓住了它的物质痕迹,即听说读写的实践,忽视了它的精神层面,即因何而内化。或者说,在叙述者与受众之间,文本间的共建如何与时代步伐共向而行。显然,文本只有使受众在阅读或聆听中确立自身的位置,才能够吸引人心,引人入胜;文本只有在时代主题与形象的主体之间相互映射,才能够牵引人心,引人效仿;文本只有在我所欲成为的角色与自我之间相互顺应,才能够扎根人心,引人坚信。

如果上述逻辑得以成立,可见时代的需要、形象的主体与主体的文本诠释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这就为当前高校以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理想信念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要以全景式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当前讲的培育理想信念就是“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就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难看出,这为我们提出了在校园中打造“全景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所谓“全景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从整体视角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新文化的各个方面,指出贯穿于不同时代人们信奉的相同价值理念及其不同表现,就是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汲取精神力量,避免人们从某个主题出发,断章取义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及其文化特质。

那么,推动微记录、微视频与微电影走进校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这些音像制品很好地融合了时代背景、实践主体以及文本诠释。它们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领会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使命,并在这些平凡人呈现出的不平凡形象中知晓:正是每个人对自我极限的突破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正是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才成就了中华民族独立与个人幸福的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更需要千百万普通人为理想而奋斗,筑牢中华民族的未来。

由于学生的成长空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要求在确立校园文化维度的基础上,采用或融贯或挤压的方式,使校园全景式文化既内生于非校园文化的环境,又具有一定独创性。鉴此,在以校园场域为核心,基于虚拟空间场域、社会场域与家庭场域编织的“锥形体场域”中,应聚焦中国的核心问题,使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凸显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培育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应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维度,凸显中国力量的人民性。培育铸就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者,营造联系国家、社会与家庭,融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正能量与家风,应强化意识形态先导,使校园文化与信息技术的未来图景和网络空间的“正能量”相联系。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培育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奇迹的创新者,全面打造“虚实”一体,贯通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立体“可视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要以“三微”建设成型全景式校园文化新景观

实现全景式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关键在于要摆脱倚重文本造成的形象缺位,适时从学生的生存境遇、民族境遇和国家境遇出发,以鲜活的整体形象重新编织破碎的图像,赋予学生以时代精神的整体感,调动学生从可视化的理想出发,达成主人公、解说词与观看者三者在视域、精神与形象之间的融合。因此,只有借助微纪录、微视频与微电影的形象与文本表达,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才能达成全景式文化建设的目标,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首先,要续写“微纪录”。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电影纪录片资源,从人们耳熟能详的事迹入手,运用短小精悍的叙事方式,通过续写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经历,展现几代劳动者为国家与民族奉献的精神风貌,展现他们将个人梦想深植于改变家园风貌的不平凡举动,激发人们勇于改变现状的意愿。

其次,要谱写“微视频”。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当代人的普通生活经历入手,基于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聚焦现实点滴问题,在凸显实践主体的前提下,采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使人们的梦想可视化,同时又在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指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激发人们依靠探索与创新,改变自身与生存世界的意愿。

再次,要拟写“微电影”。要充分运用影视建构技术,从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生存现状、美好愿望出发,细化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使之与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乃至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景融为一体,呈现出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交融的奋斗场景,激发人们团结一致应对问题的决心。

总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使“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责任编辑  吴淑媛)

推荐访问:建构 校园文化 推动 校园 全景式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