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画里中国(1949-1978)

时间:2022-01-12 16:16:37 来源:网友投稿

宣传画里的中国(1949-1978)

宣传画里的中国(1949-1978),怎不令“故国人民有所思”?

2015-12-19 悠悠魂

政治宣传画上的台湾问题自1949年中国国民党退守台湾以来,中国的统一大业至今悬而未决。中国共产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持认为台湾只是暂时脱离中国的一个省,终有一天会统一。统一的方式可能是武力,也可能是谈判。多年以来,中国的政治宣传画都将台湾人民描绘成饱受镇压并渴望解放的苦难同胞。到现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似乎已更大。事实上,由于美国军舰的阻挠和突然爆发的朝鲜战争,解放军从未真正“打到台湾”——除了演习和恐吓。画面右侧戴头盔的士兵象征着国民党的部队。在当时,宣传更多地表示,要武力解放台湾。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台湾人民受到了粗暴地镇压。这张宣传画下面的小标题曾被换成英文、法文和德文版本后,大量流传于西方。在中国学生教室的墙上,这张海报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先驱切-格瓦拉的肖像贴在一起,毛主席语录的“红宝书”被装进防水包内大量倒进海里。人们希望它们能够漂过海峡,激励对岸的台湾的人民。美女海报。画面描绘了大陆与台湾姐妹团聚的场面,反应了两岸人民亲密的关系,或者说是本该亲密的关系。政

治宣传画上的朝鲜战争(1950-1953)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历时三年。当时,朝鲜半岛划分成南北两个阵营,南朝鲜受美国支持,北朝鲜受苏联和中国支持。但苏联主要只是提供物资支援,而中国则派出了地面部队。据估计,这场战争中中国牺牲了100万人。美国军队朝鲜战场的总指挥麦克阿瑟将军正在屠杀无辜百姓,而远处美国的飞机正在轰炸中国的工厂。美国军人在朝鲜恣意烧杀抢掠。画面中间的军官是当时美国的总统,杜鲁门。朝鲜和中国军人合力赶走了西方侵略者。这幅宣传画当时是由10位画家联合创作的。亲人邻里送别志愿军开赴前线作战。一位朝鲜妇女正带自子女躲避美军的轰炸。朝鲜和中国军人沉重打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政治宣传画上的大跃进(1956-1960)上世纪50年代早期,战后中国的经济重建取得了长足进步。此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层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于是决定在1958年初开始“大跃进”。中国人民全力以赴计划在15年以内(或者更短)超过英国,同时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为达成这样的目标,钢材产量在当时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很快,大量小型炼钢炉布满全国。图为人民公社的猪。在农村,大量的人民公社纷纷兴起。公社的生活完全集体化,包括大量集体食堂。到1959年初,已经可以清楚地确定这场运动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而更大的灾难则紧随其后。随之而来的是长年的饥荒,3000-4000万的人民

因此而丧命。当时发起除“四害”运动——苍蝇、蚊子、耗子、麻雀。其中麻雀因为要采食田里的庄稼,所以要杀掉。但是,麻雀也同样要采吃一些昆虫,比如蝗虫,一旦麻雀被杀干打尽,蝗虫则会泛滥成灾。船帆上的“多、快、好、省”指的是大陆的建设,而右下角的烂船和不幸反映的则是台湾人民的境况。钢材产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增长了2倍、3倍。唯有如此,中国才有可以在15年内超过英国。画面中的飞机在上世界50年代是工业技术发达的典型代表,人们幻想着能够有架载人飞机可以冲出大气层围绕地球航行。在50

年后期,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航天竞赛非常活跃,在东方国家中,苏联最为强大,而中国才刚刚启动本国的卫星计划。为提高钢材产量,各地建起了大量的小炼钢炉。刀叉以及其它金属工具,都被扔进了火炉炼钢。但是生产出来的钢材质量极差,什么也做不了。画面反映了理想中的人民公社。集体化食堂和洗衣坊,集体劳动,粮食丰收,屋后就是炼钢炉。画面中间是老人和民兵。农民、工人、士兵、政党干部全部动员起来投入到“大跃进”中。反应工业和农业的“大跃进”的宣传画通常都带着一些传统的象征符号——龙和凤。在“大跃进”之后的粮食减产和大饥荒期间,这张反映粮食丰收的宣传画被反复重印,累计印刷超过了100万张。中国政治宣传画上的文化大革命(1966-1968)设计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宣传画组1966年9月宣传语英译:

Criticize the old world and build a new world with Mao Zedong Thought as a weapon 出版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小红书刊登毛著作中的语录。书的体积很小,用红色塑料皮装订在一起,到处都可以携带。一位好的红卫兵会背诵这本书,几乎不再阅读其它任何书籍。设计者:佚名1966年左右宣传语英译:Hold high the great red flag of Mao Zedong Thought, thoroughly smash the reactionary line of Liu and Deng 除刘以外,邓是文化大革命最出名的受害者。他的经济改革被毛视为异端。邓被贬到农村,但没有开除出党,1973年得到平反。设计者:呼和浩特革命造反联络总部美术组1966年左右宣传语英译:Thoroughly expose Ulanfu"s anti-Party clique 蒙古族的乌兰夫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是第一批被打倒的党的高级官员。1966年8月,他被指责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最大当权派”,被解除职务。这张海报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制作的。设计者:佚名1967年左右宣传语英译:Our cause is just, the just cause has to be victorious!刘被当做恶魔打倒在地,毛则一脸自信的笑容。设计者:佚名1967年左右宣传语英译:Scatter the old world, build a new world红卫兵在战斗。砸烂并不是象征性的。“右派”的财产,修道院、寺院以及其它被认为旧的、资产阶级的或腐朽的都被实际上砸烂。设计者:佚名1967年左右宣传语英译:Overthrow Peng Dehuai, Luo

Ruiqing, Chen Zaidao, Liao Laotan! 在这些被批判的人当中,彭德怀最有名。他是人民解放军的元帅之一,大跃进中曾批评毛。1966年他被逮捕,受到虐待。1974年在被押期间逝世。罗瑞卿是人民解放军的总参谋长,受到攻击和虐待后试图自杀,但活了过来。1975年得到平反。这张海报是在武汉发表的。设计者:佚名1967年左右宣传语英译:Thoroughly smash the dynastic Li family!红军老干部李井泉是四川省党的领导人。1967年被戴上“反党”的帽子,在有8万人召开的公开会议上被免去职务。这张海报是在成都出版的。设计者:佚名1967年1月宣传语英译:One Hundred Clowns - Drag out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revisionist elements and expose them! 出版方:北京政法学院政法公社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宣传队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在公开批斗大会上,人们被红卫兵“揪出”,戴上高帽、胸牌或招牌,上面写着“牛鬼蛇神”或“小丑”。设计者:佚名1967年1月宣传语英译:Oppose economism: destroy the new counter-offensive of the capitalist class reactionary line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经济主义”是文化革命初期被批判的倾向之一。经济主义简单就是指将经济问题处于政治及意识形态问题之上,是毛及支持者反对的一种思想。设计者: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1967年2月Thorougly criticize the bureaus of industry of the Shanghai city, region and district and the reactionary line of the

capitalist class. Oath taking rally. Hold high the great red banner of Mao Zedong Thought.1967年1月,毛指示上海的造反派从党委及政府机构中夺权。权力斗争很激烈。2月,成立了短命的“上海人民公社”,由“四人帮”之一的张春桥领导。这张海报是上海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印发的,该司令部是张的权力基础。设计者:佚名1967年11月宣传语英译:Fully criticize the Chinese Khrushchev from a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出版方:Shanghai renmin chubanshe (上海人民出版社) 赫鲁晓夫是苏联党的领导人,1955年谴责了斯大林的暴行。最终他被赶下台,软禁起来。“中国的赫鲁晓夫”是刘,之前被认为是毛指定的接班人。设计者:佚名1968年11月宣传语英译:The renegade traitor and scab Liu Shaoqi must forever be expelled from the Party!

出版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长期以来,刘一直是仅次于毛权力最大的人。现在,他成了“头号公敌”。这张海报上他的名字是用黑字写的,用红笔打上了叉。设计者:佚名1970年2月宣传语英译:To villages we go, to the borders we go, to places in the fatherland where we are most needed we go 出版方:上海市革命组从1968年下半年起,数百万年轻人从城市被派到农村向农民学习。这种做法的目的是结束动乱,结束红卫兵组织之间的斗争。设计者:文化大革命组画创作组1976年8月宣传语英译:Bombard the capitalist

headquarters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这张海报上有毛的大字报,在这张大字报中,毛谴责党的其他领导人的叛逆及资本主义观点,号召他的支持者推翻他的敌人。文化大革命中大字报得到广泛的使用。第四部分天堂般的中国

(1972--1976)设计者:刘知贵1974年7月宣传语英译:After the bumper harvest 出版方:Liaoning renmin chubanshe (辽宁人民出版社) 生产大队干部在讨论丰收。设计者:黄恩涛1972年9月宣传语英译:Red loudspeakers are sounding through every home 出版方: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村上的有线广播系统装上了喇叭,这样每个家庭都可以听到整日广播的政治歌曲、政治口号也政治讲话。注意里面有一个“毛的请示汇报堂”:毛的画像两面是毛语录,下面摆放着红色著作。设计者:李振华(音译)1973年3月宣传语英译:The brigade"s ducks 出版方:人民美术出版社户县农民画典型作品。户县农民画被宣传为农民自有才能的例子。实际上,这些业余艺术家受到了当时被送到农村“向贫下中农学习”的专业画家的帮助。设计者:董正义(音译)1973nian 宣传语英译:The commune"s fishpond 公社鱼塘出版方:人民美术出版社户县农民画中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在西方特别受到欢迎。设计者:赵大鹜(音)1973 宣传语英译:Unite to achieve an even greater victory! 出版方:人民美术出版社背后的建筑物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画上的人为

1973年举行的第四届人大代表。设计者:胡博亚(音)1973年7月宣传语英译:The factory is small, the aspirations high, striving to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厂小志气高,争作大贡献出版方: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人们在讨论如何提高生产。设计者:向阳(音译)1974年3月宣传语英译:Carry out birth planning for the revolution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计划生育运动。结扎手术及避孕药品全部免费。设计者:陈纪仁(音译)1973年7月宣传语英译:At home 家庭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上世纪70年代工人家庭内部:东西很少,几乎没有色彩,也没有个人风格。再看看人们穿的衣服:“毛式夹克服”及纯棉鞋。设计者:阎贵明1974年10月宣传语英译:The situation is gratifying 出版方:Renmin meishu chubanshe (人民美术出版社) 在北京铁路总站,来自中国各地的旅客在候车室讨论当天的报纸。设计者:王维新、王利国(音译)1974年7月宣传语英译: A life of combat produces art, the working people are in charge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位“农民艺术家”在画壁画。设计者:刘知贵1974年8月宣传语英译:The red electromagnetic wave brings good news 出版方: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夜间,平整土地、修建公路及灌溉渠工程还在继续。工间休息时,工人们在收听无线电广播宣传。设计者:周树桥1975年7月宣传语英译:Spring breeze in Yangliu 出版

方:人民美术出版社豆蔻年华城市年轻人来到农村扎根。在文化大革命中,估计有1200万青年男女被派去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设计者:宋文治1975年12月宣传语英译:On the banks of the Yangzi river, Daqing blooms 扬子江畔大庆花出版方:江苏人民出版社传统中国风景画上的大庆油田。设计者:郭志明(音译)1976年3月宣传语英译:Our brigade leader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公社的房间里,大队领导出现在宣传电视节目上。设计者:于振立1976年5月宣传语英译:We must grasp revolution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increase work, increase preparation for struggle, to do an even better job 出版方:人民美术出版社设计者:邵华、绍青林(音译)1976年6月宣传语英译:Herdspeople love to read books by Lenin and Marx 出版方:人民美术出版社在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居住的中国北方的

书店里。画上右面年轻女子拿着数张宣传画。设计者:伍启中1976年5月宣传语英译:Deepen the criticism of Deng Xiaoping, strike against the right deviationist wind of reversing verdicts 出版方: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邓小平重新回到党的领导岗位。在1976年开展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文化大革命中最后一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邓再一次被撤职。围绕继承年已82岁而身患重病的毛的斗争爆发了。设计者:佚名1975左右宣传语英译: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over the Yangzi at Nanjing is a great victory of Mao Zedong Thought! 出版方: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据官方宣传,工人们依靠毛主席著作,自力更生地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不再需要工程师。设计者:赵坤汉(音译)1975年1月宣传语英译:The production brigade"s reading room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农村的状况得到改善。这时的生产大队也有了阅览室。在这种画上,所有的细节都不能主观臆造。画上的所有杂志和小册子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设计者:路巨鼎1975年5月宣传语英译:Study well and grasp the theory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出版方:人民美术出版社工厂召开学习会。中国政治宣传画:新的领导人(1976 - 1978)设计者:上海人民出版社宣传画组1976年9月宣传语英译:Turn grief into strength, carry out Chairman Mao’s behests and carry the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cause through to the end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私人收藏) 毛于1976年9月9日逝世。之后是悲痛和公开的悼念活动,同时有一种极其强烈的不安全与放松的感觉。没有人知道谁会掌权,不知道政治会倒向哪个方向。设计者:鲁迅美术学院1976年10月宣传语英译:Resolutely overthrow the anti-Party clique of Wang, Zhang, Jiang and Yao!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逮捕了四人帮。在这张画上,左下方是江青,左上方是王洪文,右上方是张春桥,右下方是姚文元。设计者:王永强1977年1月宣

传语英译:Relentlessly criticize the "Gang of

Four", set off a new upsurge of industry studying Daqing and agriculture studying Dazhai 出版方:上海人民出版社画上的妇女胸前举着毛主席著作第五卷。根据华国锋的提议,这本书于1977年出版发行。华这样做是为了显示他是毛的真实继承者,并非四人帮。设计者:韩硕1977年5月宣传语英译:Boundless confidence 出版方:新华社上海分社毛泽东在交给华国锋的纸条上写着“你办事,我放心。”华用这个纸条——是否真实尚存疑问——证明毛实际上任

命他为继承人。设计者:王一定1977年7月宣传语英译:Chairman Hua waves his hand, we advance victoriously 出版方:浙江人民出版社华国锋作毛的典型姿势,高居于群众之上。实际上华模仿毛的形象,包括他的发式,使自己看上去更像毛。设计者:罗德安1977左右宣传语英译:Ordinary worker 出版方:天津市卫生宣传教育所华国锋在百货商店里当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这并不是毛的画像可能出现的。华要显示自己服务于人民。设计者:王宝光1978年9月宣传语英译:Smash the "Gang of Four" 出版方:天津杨柳青画店带有政治标题的中国传统年画:儿童们正在用梭镖刺向四人帮。当时,反四人帮的儿童游戏也有出售的。

推荐访问:基层党组织建设宣传画 宣传画 中国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