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海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四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3-09-30 13:24:04 来源:网友投稿

四年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二段的特点.教学难点:朗读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二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中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1.预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

(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①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

②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

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③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

齐读第3自然段.

(5)指名读1~3自然段.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二,三两段,指导感情朗读.

2.进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断进取,热心为人们做事的.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它是怎样继续前进的.

阅读课文2,3两段.

(1)默读第2段,思考课后1(2).

(2)读后讨论.

①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

③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

③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

指对话.

(3)齐读第9自然段.

①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的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

②指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2.3段.

3.全文,问: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向小溪流学些什么

(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

板书:

山谷

不分日夜奔

拐弯的地方

不知疲倦冲

海洋

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2篇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活动一:量一量

解释与运用

活动二:量身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和原来的想法比较,加深对正确方法的理解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多层次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正确熟练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6、引导学生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

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讨论

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出示)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板书:谁的总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引导学生认识:要通过算一算才知道。)

3、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的解法。

①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②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过以上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比怎么样?

5、第17页“试一试”第1题。

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学、同桌讨论等学习形式,丰富对《三字经》21—26节内涵的了解,学习古代名人圣贤刻苦学习的精神。

2、朗读、背诵《三字经》21—26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中《三字经》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读本之一,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

2、这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下篇1—20节,先分小组来背一下。(学生背诵)

3、这部分《三字经》讲述了历史朝代的更替演变,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呢?(学生汇报交流)

二、新课

1、《三字经》从21节开始讲述历名人圣贤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21—26节,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会更大。

2、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再对照拼音,把这些内容读正确,读流利。

3、自读,指名读,正音。

4、先看21节,这里的“仲尼”指的就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学问很大,被人们尊称为“圣人”,他还有三千个弟子呢!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受人们敬仰的大教育家,他曾经拜一个7岁的孩子做老师呢,这个孩子的名字就叫“项橐”,这就叫“师项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段有趣的故事呢?(老师讲故事)课题研讨教案

5、古代的圣贤都如此勤学好问,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勤奋学习。

6、指名读“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齐读。

7、22节中讲的“赵中令”是指一个名叫“赵普”的人,宋太祖赵匡胤做皇帝时他担任中书令,身居宰相高位。关于“赵中令”赵普勤奋学习的事,我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8、齐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9、下面4节中还讲了很多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学习。第一组学习23节,第二组学习24节,第三组学习25节,第四组学习26节。你先读读《三字经》,再读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想一想你学习的这一节内容中讲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笔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感人的事情。

10、学生对照资料自学。

11、指名交流,同时朗读相关内容。

三、总结深化

1、看来我们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们勤奋学习的感人故事,谁能带着对这些人的敬意来朗读《三字经》。(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勤奋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不仅要向古代名人圣贤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4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写变体美术字。

2.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以丰富的想象力装饰文字。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会创作变体美术字。

教学难点

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油画棒,勾线笔,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绘画工具准备情况

2、师生问好

二、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将字和图相结合来创作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进行字和图相结合的创作。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字的联想》。(出示课题,板书)

1.首先,老师要考考你的脑力,请你猜一猜,老师写的是个什么字?(后出示ppt)。猜出来了吗?(对了,是个“聪”字,你真聪明,同学们一起给这位同学掌声)

2.比一比,这两个“聪”,有什么不同呢?(把XX变成XX)

三、概念导入,创设情境

师:原来,聪明的“聪”还可以这样创作,真是有趣。

像这样跟图形非常相似的文字我们叫做象形字。在我国河南安阳一处叫殷墟的地方,出土了距今四千多年的甲骨文,其中大多数为象形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如今的文字已经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现在,老师就来给你们看一组神秘的文字,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出示课件,同学们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字?(网、牛、乐、马)

讲解变体美术字的美化装饰方法。

今天我们也学一会古人将我们的简体字变成有趣好玩的变形美术字。

板书课题:《字的联想》。

新授下面欢迎到家一起进入字典城堡。

1.字典城堡要举办一场化妆舞会,邀请小朋友们去参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创设情境,播放PPT)

2.首先出场的是“花”和“火”。看!他们在化妆舞会上是怎么装扮自己的。(教师初步分析“花”与“火”的变化)

3.看!又有两个小伙伴来了,请同学们帮它们出出主意,怎么装扮的更美丽呢?(同学们的想法可真棒!看,这就是其中一种变法)

4.“油”跟“甜”也来了!(学生大胆想象,学习气氛浓厚)

5.看了这么多,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引导学生一起读,字形字义联想)

师:字典城堡的小朋友用打扮的可真漂亮!看,还来了一群小伙伴。他们用的是什么打扮方式呢?(引出夸张变形联想)

四、教师示范,强调作业要求

师:看了这么多经过精心打扮的文字小伙伴,老师也想动动手了。今天呀,字典城堡的朋友们也给我们发了邀请函,老师领到的任务是“春夏秋冬”,现在,老师先来动手设计一个“春”字。

1.示范:先用铅笔单线条画一个草图。(强调:大、简单)

2.然后用勾线笔把单线条变成双线条,笔画可以不完整,加一些装饰,直接用黑色勾线笔上色。(强调:创意新颖,用到所学的联想方式)

3.课前,老师把“夏秋冬”也打扮好了,我们来看一看老师是怎么设计这些字的。(强调:构图的不完整、倾斜、装饰)

五、作业要求

师:今天,我们都要成为一个小小化妆师。字典城堡的朋友们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发出了邀请函。有六个信封,每个信封里面有一张卡片,卡片上面有四个字,选择你想写的那个字,写在信封里的色卡纸上,一人一张色卡纸。桌上还准备了一张大的色板纸,小组成员完成自己的设计之后,把你的作品贴在色板纸上。听明白要求了吗?组长取信封。拿到信封以后,先不要急着动手,把信封打开,看看你们小组拿到的是四个什么字呢?先讨论一下,怎么样把你选的字设计的又美丽又有创意。(播放音乐,学生开始创作)

六、作业互评

请学生上台点评作业,选出最有创意小组,教师奖励参观券。

七、小结

拓展巩固知识点:字形字义联想

2.夸张变形联想这些变体美术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美化的作用。(欣赏图片,食品包装、海报、店面、书籍等等)

板书设计:

《字的联想》

后记:给学生的信封中分别装有“高矮胖瘦”、“春夏秋冬”、“男女老少”、“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喜怒哀乐”。因为学生是初次设计变体美术字,所以我确定了创作范围同时也增添了游戏的乐趣。孩子们在创设的情境中全神贯注的创作,能有效的用到本节课所学到的两种联想方式,大胆的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效果很不错。希望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能够学以致用。

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的热爱、赞美。

2.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时划分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情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在这鸟语花香、朝气蓬勃的校园里学习、嬉戏、快乐成长。那么,在你们看来,咱们的校园像什么呢?

有人认为,校园就像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哪位同学对交响乐有所了解,请说一说。再读课题。有疑问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同学们,每学一篇文章,在第一遍读课文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好,那就根据你们自己的提醒小声地读读课文吧。

自主交流:在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字音要给大家提个醒,哪些句子不好读的给大家示范示范。

同学们,交响乐有单乐章的、也有多乐章的,校园交响乐是由三个乐章组成,它们分别是(板书:蜂巢鸟岛花瓣)读到这儿,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说一说。交流你心中的疑问?它们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这也是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品读体味

1.带着你心中的疑问默读第一乐章蜂巢。边读边提起笔做批,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吧。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把教室比作蜂巢?(形状上)理解“井然有序”。

蜂巢是用来干什么的?同学们在像蜂巢一样的教室里是怎样学习的呢?(抓重点词句谈体会

换词读这句话:汲取寻觅。

屏显“时而……时而……”一句。仔细观察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有什么感觉?(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大家也愿意来体会体会吗?(真的读出了那么一种节奏美)句中的“;
”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从内容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体会从内容和情形方面写。(抽生读)那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男女分别读)

“在知识的大海里……”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体会到了什么?(抽生读。)

师小结:是啊,这恰如其分的比喻,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同学们在学校里勤奋学习的美好形象,再读,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份赞美吧。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要把教室比喻成蜂巢了吗?(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教室不仅和蜂巢一样具有井然有序的外在美,还蕴藏了孜孜以求的内在美。同学们像蜜蜂一样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所以作者说教室像一只甜蜜的蜂巢。

2.如果说蜂巢是一段表现勤奋学习的乐曲,那么,刚才有同学提到的鸟岛、花瓣又是一首怎样乐曲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学习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选择你们喜欢的一个乐章重点读一读。

(生交流)

3.鸟岛,是一曲欢乐的、充满温暖的、充实着幸福的乐章。

“飞翔的、流动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段美妙的语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咱们来体会体会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这么美的风姿、这么快乐的欢笑,谁能来读一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些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想)这么富有生机的场面,这么富有节奏美的语言,你喜欢吗?难怪作者说“下课了,校园是一个……一个生机勃勃的……”怎能不让我们喜欢呢?是啊!同学们,在这美丽的鸟岛,和同学们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你们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再一次和作者一同走进这美丽的鸟岛,记住这段美妙的文字,记住这一曲充满欢乐、温暖、幸福的乐章吧!

4.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学习,课前你们提出的关于花瓣这一乐章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到的?

同学们,当你念到这几个词语,回想到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你们得到了这么多老师的教育和关爱,如果是你,会在信中给哪位老师写点什么呢?(抽生回答)同学们,听到你们这么多感人肺腑的话语,此时此刻,我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读读课文最后一段,你想读几遍就读几遍。(生自由读)一片片花瓣就是一封封来信,它牵系着老师和学生的心儿,此时此刻教师又会对学生深情地祝愿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觉得花瓣是一曲怎样的乐章呢?

总结:回顾我们学习的整篇文章,不管是从题目,还是从三个章节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生自由回答,师趁机板书。)再读课题。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乐不是由乐队演奏的,它演绎的是那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着浓浓的师生情的校园生活。

四、畅谈感受,升华主题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家庭里、生活中、大自然时常都会响起一曲又一曲动听的交响乐,下去以后咱们仿照课文写一写吧。

附:两个可参照仿写的句子。

1.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
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

2.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低飞;
欢快的跃动,像鸟儿展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歌声,笑语,在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啭。

板书设计

校园交响乐

蜂巢——教室

鸟岛——校园

花瓣——信

推荐访问:下册 四年级 教案 四年级下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教案(合集5篇)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