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海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建筑项目前期的设计与规划

时间:2022-05-31 19:08: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空间概念,它把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包括房屋建筑、道路、绿化面积、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服务于民。城市把人们集中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一种彼此交流合作的状态,因此在城市建筑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探讨了建筑设计及规划要点。

【关键词】建筑;设计;规划

1、建筑项目前期规划要点

1.1、城市规划设计指导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意义。城市规划设计是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式,实现对整个城市的科学合理布局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在全局上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调和,也能够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建设分配问题上实现最大化的协调。通常情况下,针对建筑设计,设计者必须仔细思索建筑物建成之后,人们使用时彼此之间会不会产生不和谐等问题。根据上述分析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城市规划指导着建筑设计。但是对建筑物的总体会涉及到一些要求,在城市发展政策和规划理念上,对其进行意识上的指导。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城市建筑物能够最大程度的与城市环境进行和谐融合的目标,建筑设计只有遵守城市规划的要求与指导,从而加速城市的发展进步步伐。

1.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在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人文景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目前出现的建筑物不能与城市和周围环境的协调融合的根本原因就是设计者在最初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建筑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忽视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最近几年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发展都会包含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计划当中,从根本上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建筑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对以上因素进行仔细的斟酌考虑。建筑物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造型在城市建筑中脱颖而出,但是也应当注重自身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地位,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证城市建筑的良性发展。

2、建筑项目前期设计要点

2.1、建筑外观的设计

从建筑的平面构思方面来看,学校建筑基本不限于外观形式。然而从学校的特殊性质分析,单体式建筑更适合乡镇或其他一些土地资源较为广阔的城市校园应用。单体式建筑的受力性能较好,且计算简单、施工方便,可作为大多数学校建筑设计的主要类型。双体式建筑通常适用于高层,可作为土地资源紧缺的大中型城市学校的主要建筑。此外,从建筑物的内部设计来看,实验室要接近生活资源如水、电等,以方便实验的取材;普通教室在一些乡镇的中小学校教学用房中占据的比重较大,对周遭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可考虑采用单体式大空间结构设计,且与其他建筑隔开一定的距离,以确保教学环境的优良。

2.2、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总图用来正确确定临时建筑及其他设施位置,以及修建工地运输道路和解决排水等所需的资料;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地下、地上管道位置。用来决定原有管道的利用或拆除以及新管线的敷设与其他工程的关系,并注意不能在拟建管道的位置上搭设临时建筑。

2.3、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主要解决层高(净高)、室内外高差、垂直交通(楼梯的竖向布置)这三个问题。是建筑师对建筑物内部的处理,结构工程师能够在剖面图中得到更为准确的层高信息及局部地方的高低变化,剖面信息直接决定了剖切处梁相对于楼面标高的下沉或抬起,又或是错层梁,或有夹层梁,短柱等,对剖面的设计能直观的反应设计要点。

2.4、建筑基础设计

建筑基础设计不仅与地基相互作用,也牵涉到上部结构的稳定性。要考虑到地区的原始材料,如气候问题,交通、公共排水沟,易燃易爆妨碍人体健康的设施布置等。也要考虑到建筑地域的竖向资料和土方平衡,用来解决水、点管线的布置和土方的填挖,取土、弃土位置,还要考虑到楼层材料和承重力,控制高低层的沉降差很重要,地基沉降量不能过大,过深。依附于天然地基的建筑,低层一般采用双向条形或单独地基,若高低层不分开,应确保地基条件好,或者直接采用桩基,地下室有直通要求或上部结构层数差别大,必须做成整体基础就可采用这种形式。通往地下车库的通道应平行于外壁,便于铺设防水层,也能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连接。

2.5、防火防灾设计

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应当着重考虑防火防灾的功效,凸显出防火防灾的重要作用。这是由于建筑的一些建筑材料虽然具有耐热的特性,但是耐火的功效却不甚理想,一旦发生火灾的话极易造成重大的损失。并且由于建筑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高层中的人们很难找到有效的逃生途径也容易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此外,在出现地震等坍塌性事故时,需要较长的疏散时间,但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长时间的疏散过程中极易发生其他的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建筑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巨大,并且在所属区域一般都应当做代表性建筑来建造的。所以建筑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乃至政治上都具有较强的影响。为此,在进行高层结构的设计时务必要强化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强化建筑的整体性能质量。

2.6、结合实际环境

对于学校的规划设计,其一,要确保学校远离工业区,且要保障学校周遭的交通方便。工业区的噪音与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远离工业区的基本目的即是为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此外,交通也是在进行学校布局规划时的重点考虑因素。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主要是由学校与家庭两个部分构成,一所偏僻的学校虽然能够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却为学生的上学制造了障碍,且交通不便的区域势必就会人烟稀少,也会影响学生的人身安全。其二,要确保学校的布局规划与区域人口的密度相结合。当前大多数县城工业区与居民区混杂,为学校合理的布局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然而,相关部门可以居民生活区为中心,是学校尽量远离工业区,接近居民区。人口密度大的居民区域,是设置学校的最佳区域。

3、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

3.1、建筑设计体现人性化

当前的社会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由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指导和牵引着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建筑物所传达出来的美感,可以让人有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如此,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建筑物中也存在有灵魂,它是一种首创精神和公众精神,使得建筑美和艺术美相靠拢。一个建筑,只有有了人的味道,才能成为情感的归属,因此,作为建筑的设计者要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和多样性,让人们拥有真实的存在感。

3.2、发扬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在现代建筑中,可以运用具有特色的局部传统建筑,如色调、形状、纹样、线条、质感等。或者在传统的建筑形象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因素,并以抽象为符号,在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被人们熟知而产生的亲切感,可以减少现代与传统的多面矛盾,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与现代的建筑方法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

3.3、把绿色思维添加到建筑设计

在能源和环境危机的作用下,各国的共同追求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建筑领域的循环经济中,绿色建筑怎样科学实现循环,值得我们深思。绿色建筑,是要用相对较小的成本尽可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建筑师们要把绿色思维渗入到每项建筑设计的活动中,绿色思维的思维模式是以平衡为本、创新为魂,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中具有创新性。创新则革命性地冲击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内涵和理论。由于这一部分是通过软性呈现出来的,因此建筑师们一直没有足够重视它。然而推行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用到新材料、新技术,这一部分则是硬性的,密切关系着投资的造价,也是当今建筑中建筑师设计时所关注的重点,建筑师的责任是提高关注软性技术的创新度,使功能、性能艺术、环境等方面达到整体最优化。

3.4、可持续发展设计

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人类越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巨大,我们面临着很严峻的生存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使我们这个文明的社会继续发展下去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进一步的进行改革创新,在很多的领域进行改革,对于当前的经济、环境都起到很好的保护的作用模式,对于千百年后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3.5、建筑设计智能化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多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大智能设计的技术运用。将生活的必须和互联网相互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更加优质舒适的住宅。

总言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规划,以此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科奇.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2]段丽丽.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

[3]赵伟.山岳型风景区游客中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4]林娜.上海建筑设计与规划展展示世博近50个建筑规划[J].建筑创作,2009,07:15.

[5]谢佳伽.党校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推荐访问:项目前期 规划 建筑 设计

版权所有:天海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0209932号